打開ChinaNews閱讀

西安交大舉辦醫學教育創建105年週年暨抗戰遷陜80週年出版物首發式

國際在線2017-10-25 09:26:20

活動_fororder_圖片1_副本

  西安交大舉辦醫學教育創建105年週年暨抗戰遷陜80週年出版物首發式(劉國強 供圖)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李妍): 10月23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學(以下簡稱“西安交大”)在醫學部護理樓多功能廳舉辦醫學教育創建105年週年暨抗戰遷陜80週年出版物首發式。西安交大副校長、校黨委常委、醫學部主任顏虹,校黨委常委趙軍武,原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朱宏亮,原陜西省衛生廳副廳長耿慶義,原校黨委常委、醫學部黨工委書記耿劍平出席,校資産公司、黨委宣傳部、錢學森圖書館、檔案館、出版社負責人,醫學部各職能部門及7院1係負責人,宗濂書院、啟德書院負責人及侯宗濂醫學實驗班代表參加。出版物首發式由校長助理、醫學部黨工委書記陳騰主持。

  陳騰介紹此次活動講到:“為迎接我校醫學教育創建105年週年暨抗戰遷陜80週年,弘揚西醫人“興醫強國,艱苦奮鬥,精勤育人,救死扶傷”抗戰遷陜精神,醫學部成立相關出版物編寫委員會和編寫組,組織編寫《厚德尚醫 為生命之光》書籍、《為生命之光》畫冊、《醫學夢 師生情》書籍、《北京開醫道 西北續弦歌——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發展篇章》專著、《大眾醫學教育》特刊和《西安交大報》紀念專刊。這6種出版物如期出版發行,對激勵廣大西醫人創建一流學科、實現健康中國的目標繼續砥礪前行一定會起到重要作用。”

活動_fororder_圖片2_副本

  西安交大舉辦醫學教育創建105年週年暨抗戰遷陜80週年出版物首發式(劉國強 供圖)

  在首發儀式上,《厚德尚醫 為生命之光》主編楊世民、《為生命之光》畫冊主編孟曉軍、《醫學夢 師生情》副主編吳小健、《北京開醫道 西北續弦歌》編著者楊龍先後介紹編撰過程和心得。

  顏虹、趙軍武及朱宏亮、耿慶義、耿劍平共同向校錢學森圖書館、檔案館、宗濂書院、啟德書院、侯宗濂醫學實驗班贈送出版物。

  趙軍武常委表示:“在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和我校創一流大學之際,迎來了醫學教育創建105年週年暨抗戰遷陜80週年,通過看展覽和出席系列紀念活動,醫學教育取得的傑出成就令人敬佩。醫學系列出版物的出版首發令人很受教育,很受鼓舞,這對我校的發展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活動。他希望廣大醫學人銘記歷史,弘揚傳統,不忘初心,為創建一流學科和一流大學努力奮鬥,祝願醫學事業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

  顏虹副指出:“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的歷史是光輝燦爛的每看到一張照片,每了解一段故事,就會熱情沸騰,就會沉思,也有傷感,更多的則是一種鼓舞和激勵。再過兩天,就是我們醫學教育創建105年週年暨抗戰遷陜80週年紀念日。105年以前,這所學校在她辦學的初期,她的初衷就是要用學術和列強競爭,強健中華民族的體魄,促進社會文明與發展。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國立北平大學醫學院和全國高校一樣大遷徙,來到陜西辦學,先輩們不畏艱險,不怕犧牲,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給我們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抗戰遷陜以來80年奮鬥歷程取得的成就,是西醫人血脈裏一直流淌著“興醫強國,艱苦奮鬥,精勤育人,救死扶傷”抗戰遷陜精神並不懈奮鬥的體現。他希望西醫人做好今天,把歷史留給明天。”

  醫學出版物首發式首發的6種出版物在表現形式和內容上各有韆鞦,互為補充。是對西安交通大學舉辦醫學教育創建105年週年暨抗戰遷陜80週年的獻禮。

  《厚德尚醫 為生命之光》一書記錄了西安交通大學醫學教育的發展歷程,追憶了歷代西醫人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的光輝歷程。全書以抗戰遷陜80週年為主要內容,介紹了教育教學、學科建設、隊伍建設、科學研究、醫療服務、國際交流、黨建工作、人事機構變動以及校園文化建設工作中的大事以及醫學部在教學、科研、隊伍建設、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方面的突出成績,較為全面地反映了西醫人紮根西部,躬耕醫林,獻身醫學教育和醫療衛生事業的奮鬥足跡,弘揚了西醫人 “興醫強國 艱苦奮鬥 精勤育人 救死扶傷”的抗戰遷陜精神和“尚德尚醫、求是求新”的醫學精神以及追尋“為生命之光”的崇高理想。本書不僅具有史料價值,而且對社會各界了解西安交通大學醫學教育歷史,激勵醫學部教職員工不忘初心、拼搏奮鬥、不斷進取以及啟迪學生心智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醫學夢 師生情》一書,從眾多的徵選稿件中精心挑選出98篇學生回憶老師的文章,從不同側面展示了部分西安交通大學醫學人抗戰遷陜80年來的精神風貌,表現出老師們在教書育人、醫療診治、科學研究等方面的事跡,故事情節感人,讀來令人肅然起敬。

  《北京開醫道 西北續弦歌——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發展篇章》一書由“概述與事件”和“人物篇”組成。著重對該校醫學部從1912年建校發展到1937年抗戰遷陜,直至新中國成立時的歷程和機構演變進行了總括式的展現,並對發展中的一些重要節點進行詳細描述,還對新中國成立後教學改革、學制變革、醫療援外、地方病診治等進行展現。有些內容是第一次展現在讀者面前。則主要對抗戰遷陜以來前期一些主要人物的歷程和對我國醫學發展的貢獻進行描述,展現他們對中國及西北地區醫學發展的影響。

  《大眾醫學教育》特刊和《西安交大報》專刊,則重點對醫學教育抗戰遷陜80年來的發展歷程和重要人物進行概括式展現,圖文並茂,使人印象深刻。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的前身是成立於1912年10月26日的國立北京醫學專門學校,是中國第一家由中央政府出資興辦的現代西醫高等醫學校。在北京25年發展中涌現出眾多中國高等醫學教育先驅和學科奠基人,對中國現代醫學發展影響深遠。學校先後更為國立北京醫科大學校、國立北平大學醫學院。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隨國立北平大學遷往陜西組建國立西安臨時大學醫學院,進行醫學教育抗戰,在陜西度過艱苦的八年歲月。抗戰勝利後復校北平未成,永遠留在陜西,成為建設大西北的高等教育先行者。經國立西北聯合大學醫學院、西北醫學院、西安醫學院、西安醫科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醫學部各期發展,對中國高等醫學教育發展産生重要影響,為陜西、西北和我國的衛生事業發展做出傑出貢獻,奠定西北醫學教育發展基礎。(供稿 西安交通大學 楊龍  編輯 王菲 )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