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持富國和強軍相統一,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10月24日,記者從航空工業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一飛院)了解到,該院正在進行“探路星”“啟明星”兩個型號無人機的研製和産業化技術論證。
近年來,一飛院在大型運輸機運20、新一代渦槳支線飛機新舟700等重點項目研製中,攻克了大型飛機設計、機載設備、材料等一系列關鍵技術。一飛院院長劉小鋒表示,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一飛院將充分發揮研發平臺和軍民融合技術優勢,帶動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貢獻力量。
一飛院在軍民機設計中,形成軍民共用設計理念、方法和技術。在運20研製中,融入設計民機適航要求,創新以大型運輸機為示範的軍機培訓模式。新舟700飛機大量採用軍民共用技術,對行業和産業的輻射作用顯著。此外,一飛院依託軍工型號研製衍生了大量專利技術。據統計,2011年至2016年,一飛院獲得授權的國防專利達200余項,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近800項。
作為總設計師單位,一飛院在運20産品配套、型號研製配套、原材料標準件配套等飛機研製産業鏈與供應鏈中,主動吸引“民參軍”。運20參研單位涉及十大軍工集團,百餘家科研院所、高校和民營企業。其中,在參與新材料研製的近90家單位中,民營企業佔70%以上。
與此同時,一飛院發揮産業化平臺飛豹科技公司工業製造能力優勢,使核心技術主動對接軍民品市場需求,承擔多種型號軍民用模擬器的研製生産任務,形成了涵蓋6大類産品的飛行模擬器産品體系。
在推動軍民融合深入發展過程中,一飛院積極構建軍用和民用標準體系,促進軍民用技術基礎互用。近日,該院獲批西安市軍民融合産業標準化試點單位。劉小鋒表示,一飛院將通過試點工作,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對標我省“軍工+”平臺,構建“科研+産業”發展格局,成為推動我省軍民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記者 張梅 通訊員 王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