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10天時間就拿到了判決書,簡易案件不跑‘馬拉松’,灞橋法院速裁效率真高!”10月25日,説起自己代理的一起案件,張律師不住地感慨。
這是一起買賣合同糾紛案件。今年5月8日,張律師作為金安公司的委託代理人來到西安市灞橋區法院立案,要求被告華西公司給付貨款並支付逾期利息。
“我們在對原告提交的買賣合同、結算單等證據進行了初步審查後,認為案件事實較為清楚。”10月26日,立案庭法官閆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在徵得原告同意後,我們當時就將案件流轉至訴訟服務中心速裁組處理。”
5月9日,被告收到開庭傳票並放棄答辯期。
5月15日上午9時,速裁組法官張艷英適用簡易程式公開開庭審理了該案。被告對原告的供貨事實及結算金額均無異議,但被告方認為其已根據交易慣例及原告提供的賬戶信息向原告員工的個人賬戶付款,已完成付款義務,故不同意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原告則主張其確實曾指令員工辦理收結款,但均發生於涉案合同簽訂前且該員工早已離職。涉案合同明確約定了收結款賬戶,被告向其前員工付款不能視為向原告付款。經審理,該案事實清楚,爭議焦點僅在於原告前員工的收款行為是否構成表見代理。
“被告華西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支付原告金安公司貨款26780元並支付逾期付款利息……”審理結束後,法官張艷英當庭進行宣判。
5月17日,原告和被告領取了判決書,雙方均服判息訴。
“老百姓打不起官司,很多時候是耗不起那個時間!”灞橋區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副院長成倩説,10天時間,為一起原本需要數月才能審結的案件畫上了句號,這受益於灞橋區法院在今年3月份成立的訴訟服務中心速裁組。在立案登記時對案件進行繁簡分流,將事實清楚、爭議不大、標的較小的案件轉入速裁組速裁,將案情複雜、爭議較大或有一定社會影響的案件轉入業務庭由專業化合議庭審理。
“遲到的正義即非正義。簡案速裁、難案精審是設立速裁組的初衷。”成倩介紹,“速裁組以不到全院10%的辦案人手,辦結了全院近25%的案件,初步實現了預期目的。”
據了解,今年全省法院新收案件數量持續增長。在這種情況下,全省法院要認真落實最高法《關於進一步推進案件繁簡分流優化司法資源配置的若干意見》等文件精神,積極探索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改革,案件審判該繁必須繁、該簡必須簡。省高院副院長楊樹業表示,細化案件分流標準、完善新的案件審理程式銜接,既合理利用了審判資源,又提升了案件審判質效。(記者 馬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