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應試教育盛行,感覺娃太累,上初中就打算送到國外去留學。”時下,留學低齡化漸成風潮,西安越來越多的家長在小升初或中考時擔心孩子上不了名校,索性將子女送往國外留學。結果,不少孩子“水土不服”,耗費家長大量精力、財力,沒有鍍上“金”不説,甚至學習越落越遠,出現到國外混文憑的現象。
“我孩子在西安‘五大’名校之一的初中上學,成績老是中下游,飄忽不定,高中考上‘五大’名校的幾率很渺茫。可孩子英語底子不錯,所以報了學校的國際班,準備高中就把孩子送到澳大利亞去留學。”市民李先生告訴記者,目前西安考“名校”競爭異常激烈,根據孩子的成績多次估量,給孩子報了學校的國際班。
“去年小升初,我沒考上市裏的重點初中,父母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把我送出來了。”就讀于加拿大某初中一年級的金琳説,現在有很多學生都跟她差不多,考不上國內好學校,就出來留學了。
據了解,近幾年西安市很多初中都開設了國際班,一些家長將子女送入國際班,實際上就已規劃設計好了未來的教育路線——出國留學。某中學國際班班主任姜老師告訴記者,有的家長在孩子小學階段就開始謀劃出國留學的事情了,有的甚至沒讀完國際班就送往國外。
“現在出國留學越來越低齡化。”西安新東方出國留學服務中心潘珊老師告訴記者,現在出國留學不再僅限于本科生和碩士生,已呈低齡化趨勢。原來出國留學生中,一直以來高中生是主力軍,大多數人會放棄國內高考,直接“投奔”國外的大學。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小學生和初中生一畢業就加入到出國留學的大軍。
“其實,留學的酸甜苦辣誰人知?”就讀于澳洲某高中二年級的章鑫就是當年的低齡留學一族,他告訴記者:“出國留學一開始覺得新鮮,可真正‘入局’就後悔了。語言不過關,外加不適應國外課程,留學生活特別累,根本沒有出國留學前想像的那麼舒坦。我當時是被家長逼上‘梁山’才留學的。現在想回頭,一來顯得沒面子,二來回到國內繼續學業怕跟不上,所以既尷尬又無奈。現在,只有硬著頭皮上,能學多少算多少,儘量努力吧!已經花了家長那麼多錢,好歹給家人和自己一個交代!”
“現在不少家庭經濟條件好,對教育有新要求,家長想讓孩子從小就接受更優質的教育也無可厚非。但是送孩子出國留學是一件大事,家長不能一送了之。通常來説,將未成年的孩子送到國外留學,弊大於利。” 西安外國語大學出國留學人員培訓部的李曉渭老師説,由於文化和語言的差異,一方面孩子很難適應國外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另一方面,太小的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對事物也沒有足夠的判斷力,不可避免會存在一些安全隱患。此外,去國外留學,成本極其高昂。譬如在美國就讀高中,學費加生活費,3年下來需要100多萬元,而本科4年的費用在120萬元左右。即便有這麼多的不利因素,仍有越來越多的家長將孩子送到國外留學,與其説這是對洋教育的一種盲目崇拜,不如説這是對國內應試教育的一種棒喝。
業內資深人士指出,讓孩子出國留學一定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切莫盲目跟風,必須考慮國外的教育理念是否適合自己的子女成長。比如學習能力弱的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弱的學生,就不太適合出國留學。
針對留學低齡化這一現象,陜西省教育廳國際處的文處長表示,雖然出國留學是個人的事,但國家教育部門不鼓勵、不贊成低齡孩子出國留學。孩子比較小,自理能力不足,希望廣大家長和孩子能夠全面分析,科學理性地做出選擇。(記者 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