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電商産業園“引鳳來” ——漢中市南鄭區加速構建電商生態圈

陜西日報2017-11-01 17:18:49

  “第一個月收入5萬元,第二個月收入10萬元……”陜西省漢中市南鄭區80後電商老闆茍文光向記者曬出了自己網絡銷售蒲扇的帳單。

  “以前種地,一年下來也掙不了幾個錢。現在編起了蒲扇,最多的一個月竟然掙了4000多元!”當著記者的面,南鄭區兩河鎮紅廟村村民李紅一邊編蒲扇,一邊算起了經濟賬。

  近年來,南鄭區加速構建電商生態圈,電商進社區、進企業、進批發市場、進農村正在有序展開,電商創業紮實推進,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電商産業園“引鳳來”

  近年來,南鄭區緊緊抓住電商發展機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投資5000萬元建成漢中首個電子商務産業園區。自2016年3月開園運營以來,該電商産業園目前已入駐電商企業37家,帶動南鄭區發展電子商務企業172家,其中“觸網”實體企業106家。南鄭區篩選返鄉創業大學生、實體企業行銷人員等入園培訓,涌現出一批本地“電商達人”。

  南鄭區還積極與京東、蘇寧易購等知名電商平臺合作,設立京東·漢中南鄭特色館、京東扶貧館、蘇寧易購縣級直銷店。該區還聯合當地農業、商務等部門,採取多種形式,分批次組織各類電商培訓26期2320人次。

  “雙創”為電商發展添把火

  在南鄭區當地,提起陳良順,很多人不僅熟悉,而且都會豎起大拇指。

  陳良順是南鄭區良順藤編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他帶領公司在黃官鎮水井村成立了漢中市返鄉農民創新創業孵化園,建立了藤編産業電商精準扶貧基地。他採用“公司+基地+農戶+電商平臺”模式,免費組織貧困戶進行技能培訓,並將藤編骨架、原材料、生産工具發放給貧困戶,生産成品統一回收,通過電商平臺進行銷售。創業基地現已直接安置38人就業,輻射帶動76戶276人在家中作業,112戶貧困家庭從事藤編行業,年戶均增收4000元。

  “我們公司現已組建專業的電商運營團隊,開設十余個淘寶店舖,銷售上百種藤編和棕編手工藝品,僅蒲扇這一單品,月銷量近7萬元。”陳良順告訴記者,“公司目前已建立數據庫,鼓勵大學生及有意向的創業貧困戶開設網店,鼓勵貧困戶發展傳統手工業,為貧困戶搭建增收致富平臺。”

  電商與精準扶貧深度融合

  生活在大巴山深處的南鄭區碑壩鎮貧困戶李懷貴,當了一輩子農民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新鮮事:賣豬的價格比市場價略高、免費提供種豬給農戶進行母豬配種……貧困戶李懷貴的這份“幸運大禮”,是當地開展電商參與,社會力量幫扶,讓群眾共同走上富裕路的一個縮影。

  南鄭區積極構建區、鎮、村三級電商服務體系,促進電子商務與精準扶貧深度融合;著力延伸電商産業鏈條,打通農産品進城和消費品下鄉雙向通道;充分利用“萬村千鄉”市場建設形成的流通行銷網絡、便民直通車等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在貧困村設立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點,真正把電商服務點辦到群眾家門口。

  南鄭區把貧困村特色産業和特色産品通過現代行銷手段進行市場開拓和品牌培育,助力脫貧攻堅。截至9月底,該區累計網絡銷售額達2.7億元,其中,網絡銷售茶葉、土雞蛋、土蜂蜜等本地特色産品超過6000萬元,為困難群眾提供就業崗位500多個,為當地農村産業發展和群眾致富增收增添助力。(記者 鄭昊 通訊員 余艷)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