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公司就是看中了寶雞營商環境好,市場有潛力,才搬過來發展;辦理註冊不用來回跑,幾分鐘搞定,真是太方便了,政府辦事果然雷厲風行!”日前,寶雞大豐能源公司的財務人員讚嘆道。
近年來,為構建良好的營商環境,寶雞市地稅局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納稅服務,優化辦事流程,為企業“鬆綁”,給市場“騰位”,讓納稅人實實在在地得到了“獲得感”。
簡政放權,“放”出活力
“你們確定已經辦完了嗎?我確實不需要再去一趟稅務局了嗎?”10月上旬,寶雞育才集團的辦稅員在足不出戶就辦理完涉稅業務後,不敢相信地一再確認。該企業作為區域重點稅源,今年生産經營收入就比往年增長了20%“稅務局簡政放權、提升辦稅效率真是為我們省了不少事,能騰出更多精力抓發展了。”該企業負責人由衷讚嘆。
簡政放權作為“放管服”的“先手棋”,是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營商環境改善的重要舉措,寶雞市地稅局始終堅持在行政審批和辦稅負擔上做“減法”,積極推進行政服務改革和“不見面辦稅”服務,通過全面清理規範審批事項、優化再造辦稅流程、壓縮簡化辦稅環節等措施,打造權力瘦身“緊身衣”,推進辦稅事項不斷“化繁為簡”,幫助企業“輕裝上路”、快速發展。為此,該局取消了行政審批類別,不再保留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優化權力事項運行程式,建立稅源管理事項清單,將6大類331項審批和服務事項全部前移辦稅服務廳辦理;精簡資料報送,推行網上審批;推行“免填單”“預填單”等服務,與辦稅人員建立“雙向聯繫”,“點對點”輔導政策、“面對面”講解問題,以“數據流轉”代替“企業跑問”,切實為納稅人辦稅減負。
放管結合,“管”出實效
“對不起,由於您的企業在失信‘黑名單’上,我們無法為您辦理貸款。”今年開始,寶雞市地稅局對納稅失信者動真格,讓失信者處處受限、寸步難行,某投資管理公司因未正常申報,銀行拒絕為其辦理貸款;某廣告公司納稅信用等級被判定為D級,法人代表辛某被取消工商業聯合會執行委員候選人資格……多起申請貸款被拒、申請榮譽被拒的案例為失信企業敲響警鐘。
將徵管重點放在事中事後管理上,全力推行數據管稅,以“大數據”“互聯網+”手段實施稅收管理,通過數據管稅平臺、“金稅三期”等系統,互聯網抓取信息以及政府部門間共享傳遞的信息,分析查找涉稅疑點,對納稅人實行分級分類風險管理,低風險提醒,中風險評估約談,高風險稽查介入,減少對低風險納稅人的打擾。加大“登記、辦稅、服務、管理”全過程實名辦稅制推行力度,促進誠信納稅,規範稅收徵管。國地稅聯合開展納稅信用等級評定,借助“信用陜西”平臺開展政府部門合作,聯合激勵守信企業,聯合懲戒失信企業。做好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信息“雙公示”,落實稅務“黑名單”制度,提高企業的依法誠信納稅意識。
優化服務,“服”出品牌
“放管服”改革要協同推進,既要“放”到位、也要“管”得住,更要服務好。寶雞市地稅局在全市積極推行國地稅“一人一機雙系統單POS”聯合辦稅模式,所有辦稅服務廳實現國地稅業務“一窗通辦”、“一卡繳稅”。推行辦稅辦費事項同城通辦和省內通辦。設立二手房交易辦稅服務廳,方便群眾辦理相關事項。國地稅聯合共建電子稅務局,拓展手機APP、微信等多種登錄方式,形成涵蓋所有涉稅、費業務的全方位服務平臺,讓納稅人“多走網路,少走馬路”。國地稅共同委託電信部門代徵稅款代開發票,方便偏遠地區納稅人繳稅。以實體和網上納稅人學堂為陣地,加大對納稅人關注的熱點政策和電子稅務局等辦稅平臺的宣傳和輔導,讓納稅人繳明白稅。落實首問責任、一次性告知、限時辦結、預約辦稅、延時服務等制度,為納稅人增添便利。
“以前我每月都要到辦稅廳申請代開發票,抽號一等就是半天,還要分別在幾個窗口辦理,現在我只需要在一個窗口就可以開好國地稅的發票,省時又省力,真是太方便了!”一位殘疾納稅人感慨地説。
據了解,今年寶雞市地稅局推行“放管服”改革以來,已有4類30項涉稅事項可跨縣區辦理,3類12項涉稅事項可全省通辦,大大激活了市場活力,提高了納稅人滿意度,為區域招商引資打造出優良的營商環境。石昊天陳顯信本報記者戶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