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桃花依舊——唐代詩人墓誌特展”在西安碑林博物館開幕

三秦都市報2017-11-02 09:58:37

  大唐春風裏的詩人背影 西安碑林博物館舉辦“唐代詩人墓誌特展”_fororder_3f95a3a4a56624407b52972b98c73210_img_117_127_341_227_副本

  “桃花依舊——唐代詩人墓誌特展”在西安碑林博物館開幕(趙爭耀 攝)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詩歌是唐代文學天宇中最耀眼的星空,詩人是唐代士大夫階層文化取向與價值核心的象徵。在西安碑林930週年華誕之際,10月29日,“桃花依舊——唐代詩人墓誌特展”在西安碑林博物館開幕,展覽以西安碑林博物館所藏唐代詩人墓誌為主,並選調了南京博物院、廣東省博物館、洛陽博物館、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大唐西市博物館等國內十余家文博單位珍藏的48種唐代詩人墓誌與相關展品,堪稱是一場以學術研究為基礎的高雅與通俗相結合的文化盛宴,多數以上墓誌和古籍刻本均為第一次與觀眾見面。

  大唐春風裏的詩人背影

  “53000余首唐代詩歌所構建的文學家園,共同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記憶和血脈深處所沉澱的歷史情懷。近代以來,隨著埋藏千年的唐代墓誌不斷被發現,一片別樣的時空與人文世界已經豐富而燦爛地呈現在我們眼前!在15000余種唐代墓誌中,特別引人注目的當屬詩人墓誌,透過文字間的生死關懷,一段段歷史興衰乃至詩人個體的精神軌跡與生活沉浮,都帶給我們無限的遐想與追思。”據西安碑林博物館專家介紹,此次展覽基本涵蓋了唐代詩歌各時期的代表詩人及各種類別,有在武則天至中宗時期于內政與文壇上“稱量天下”的重要女性上官婉兒墓誌;有官至宰相的文壇領袖薛元超、白敏中墓誌,有著名詩人張九齡、王之渙、韋應物的墓誌,有得到柳宗元提攜的安南籍詩人廖有方的墓誌,有摹寫王羲之《蘭亭序》的宮廷書法家馮承素墓誌;有由詩人所撰文書丹的墓誌,著名者如權德輿所撰《韋渠牟墓誌》、柳公權撰《韓復墓誌》、賀知章撰《楊執一墓誌》、白居易撰《會王李纁墓誌》、韓愈撰《李虛中墓誌》、韋應物撰並書《元蘋墓誌》、李商隱撰並書《王翊元墓誌》;有大歷十才子之一的邊塞詩人盧綸家族人物墓誌;有晚唐時流行于山西長治、晉中等地的輓歌墓誌等。

  在現場記者看到,展覽共分為“上官婉兒的詩歌藝術”“墓誌上的詩人影像”“詩人筆端流露出的撰與寫”“詩人盧綸的家族墓誌”“墓誌上的唐代輓歌”等五個單元,以文物為主線,以相關人物的詩歌等文學成就為隱線,選擇唐代墓誌中與文學關係較為密切的個體文物,傳播墓誌在唐代文學中的獨特作用。

  滄海桑田,物是人非,唯有透過這些墓誌或可呈現詩人的生命軌跡,使其模糊的身影變得鮮活而清晰;或可展現詩人多方面的文學才能和別具一格的書法面貌。同時,也可了解詩人家族的文化秉承與社會網絡,探究通俗詩歌形式從上層社會向民間普及的獨特現象。

  唐德宗“欲廢科舉”是流行歌曲《義陽子》惹的禍?

  擅長詩文的獨孤申叔與韓愈、柳宗元、劉禹錫等人關係密切。此次展覽中,首次展出了西安碑林博物館收藏的唐代《獨孤申叔墓誌》,一段塵封的歷史事件由此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和熱議,那就是“唐德宗欲廢科舉”,獨孤申叔就是當事人之一。

  科舉是中國古代選拔人才的一種考試製度,起源於隋朝,完善於唐朝,終止于清末。説到科舉制度的歷史,許多文獻中都會提及唐德宗“欲廢科舉”之事。據《新唐書》記載:“魏國憲穆公主,始封義陽。下嫁王士平。主恣橫不法,帝幽之禁中;錮士平于第,久之,拜安州刺史,坐交中人貶賀州司戶參軍。門下客蔡南史、獨孤申叔為主作《團雪散雪辭》狀離曠意。帝聞,怒,捕南史等逐之,幾廢時士科。”故事大意是,唐德宗的女兒義陽刁蠻任性,下嫁給駙馬王士平後,小兩口反目成仇。德宗於是把公主接回宮中關起來,駙馬則被勒令呆在家中,各自閉門思過。但雙方始終都不肯讓步,一直僵持著,後來德宗只好安排王士平去外地任職。王士平的門下客蔡南史、獨孤申叔便把公主與駙馬不和的故事編成一首流行歌曲,取名《義陽子》,到處傳播。歌中還以“團雪散雪”的比喻來勸兩人好和好散。德宗聞訊後大怒,將蔡南史等人抓來問罪,並準備廢除科舉。不過最終只是流放了蔡南史、獨孤申叔作罷。

  “這個故事看似言之鑿鑿,實際上卻經不起推敲。首先,蔡南史、獨孤申叔此時還是王士平的門下客,尚未考取進士,德宗沒有理由將此事遷怒于科舉制度。”有專家認為,墓誌中記載,獨孤申叔死於貞元十八年(802年),年僅27歲。雖然未説明死因,但既然葬于長安,可以肯定不是死於流放。2002年,西安碑林博物館從長安縣民間徵集到獨孤申叔的墓誌,這方題為“故秘書省校書郎獨孤君墓誌”是由唐代大文學家柳宗元撰寫的,這篇志文在《全唐文》中也有收錄。另外,《全唐文》中還收錄有大文學家韓愈的《獨孤申叔哀辭》。如果獨孤申叔是戴罪之身,柳宗元、韓愈即使同他交情深厚,恐怕也不敢公開作文追悼。既然獨孤申叔遭流放一事乃子虛烏有,那麼整個故事的真實性便會大打折扣。這樣一來,唐德宗“欲廢科舉”之説也就不能當真了。(記者 趙爭耀 )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