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繫企業銷售鮮桃強産業
投入資金夯實基礎美環境
按照陜西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永康提出的打造“五個美麗”樣板的脫貧目標要求,長安區認真謀劃,精心部署,紮實推進,以“五個美麗”統攬全區精準脫貧工作,高標準推動“12345”五項目標任務,深入推進“八個一批”措施落實,加大鄉村環境整治力度,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推動文明鄉風、“清潔長安”行動,努力將長安生態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涌現出了一批“美麗村莊、美麗人家、美麗經濟、美麗黨建、美麗鄉風”的樣板村,讓越來越多的農村群眾走上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脫貧道路。
土門峪村地處秦嶺北麓,風景秀美,以村西南唐“二龍塔”聞名樊川。自全市“兩聯一包”幫扶開展以來,長安區基建公司對口幫扶王莽街道土門峪村,先後幫助協調、爭取幫扶資金70余萬元,全面提升了土門峪村的基礎設施和鮮桃産業發展水準。
美麗鄉村抓重點
對標“五個美麗”要求,土門峪村先後實施了“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在“兩聯一包”幫扶企業的大力支持下,村內基礎設施、人居環境得到全面提升和改善。
今年3月,駐村工作隊邀請專業施工人員實地勘查,積極協調3萬元幫扶資金,修築了近1500米的U型簡易排水渠。9月,區基建公司積極聯繫、協調區建設部門,在土門峪村實施“美麗鄉村”升級版“美麗宜居”村莊建設項目,財政獎補資金達100萬元。
目前,該項目已全面啟動,排水管鋪設、綠化欄修建工程接近尾聲,村內外主幹道70余盞路燈已安裝到位,方便了群眾出行。主幹道文化墻已噴塗完畢,正進行墻壁繪畫美飾,預計11月底完工,一個美麗宜居的新土門峪村將出現在人們面前,點綴在秦嶺山下……
美麗經濟強核心
脫貧不脫貧,關鍵靠産業。土門峪村一直以鮮桃種植為主導産業,在今年鮮桃上市之前,區基建公司多次進村入戶,調查研究,積極聯繫銷售渠道,為村民增收打下堅實基礎。
鮮桃銷售期間,區基建公司將工作總結會開到“田間地頭”,23家企業伸出援助之手,提前認購鮮桃,打開了鮮桃專業合作社的銷售渠道。同時,發出“脫貧攻堅倡議書”,網絡眾籌輔助鮮桃銷售,共獲得利潤2500元。此外,聯繫愛心企業直接銷售鮮桃6000余盒,帶動銷售2500盒,村級合作社銷售額達25萬元,為下階段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開好了頭,打下了基礎。目前,村裏9戶貧困戶全部吸納加入鮮桃專業合作社。
美麗黨建有保障
每月黨員主題活動日,長安區基建公司黨支部聯合土門峪村黨支部共同開展主題活動,從規範組織生活入手,督促執行“三會一課”制度,組織講黨課、共同觀看遠程教育紀錄片、點評黨員結對幫扶情況等,主動化解村兩委會幹部思想矛盾,進村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幫助提升村支部黨建水準。
積極發揮“黨建+貧困戶”模式,村黨員1對1幫扶五保貧困戶、2對1幫扶低保和一般貧困戶,從解決貧困戶的家庭實際困難入手,送技術、化肥,幫助提高鮮桃品質,多渠道增加貧困戶收入。“黨建+”已成為土門峪村脫貧攻堅最有力的支撐,村黨支部書記馬買道感慨地説:“有了咱駐村工作隊,脫貧致富信心更足了。”
美麗人家夯基礎
為讓貧困群眾房前屋後整潔美觀,住得放心、舒心,區基建公司聯繫愛心企業結對幫扶,累計投資近10萬元,從改變“硬”環境抓起,對貧困戶的院落進行整修,對房屋進行防水處理,硬化出行道路,粉刷房屋墻壁,改善了貧困戶的生活環境。
紮實開展“十送”活動,為貧困戶捐贈被褥、床單、被罩等生活用品,在確保貧困戶溫暖過冬的同時,也使他們的生活環境煥然一新。同時,駐村工作隊每月定期走訪貧困戶,宣傳健康、産業、金融扶貧政策,幫助患病貧困戶就醫,落實健康扶貧“四重保障”政策,增強貧困戶對“八個一批”扶貧政策的理解和脫貧攻堅的信任。
美麗鄉風塑形象
加強文明鄉風建設,長安區基建公司對貧困戶加強思想教育,每月定期召開貧困戶、幫扶黨員幹部座談會,入戶宣傳産業、健康、就業創業等脫貧攻堅政策,提高政策知曉率。
村規民約是村民自治的“條規”,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在村原有村規民約的基礎上進行提煉,增加了脫貧攻堅、道德評理等內容,在村內人流密集路段進行張貼,做到“潤物細無聲”。村民史念利感受頗深:“咱黨的幹部真是沒啥説的,你看看咱村變化多大,環境好了、鄰裡也和諧了”。
發揮道德評理會作用,評選出了土門峪村首期“扶志明星”王萬乾,張榜公示,引起熱議,弘揚了脫貧攻堅的正能量。近日,脫貧攻堅惠民演出走進土門峪村,一台臺文藝晚會,既宣傳了脫貧攻堅政策,又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駐村工作隊隊員還結合扶貧工作實際,編排了《脫貧攻堅三句半》、秦腔《聽人説政策好貧困戶優待》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為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營造了良好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