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控制公立醫院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陜西省將全省區域內的所有公立醫院納入控費範圍,確定2017年公立醫院醫療費用增長幅度控制在10%以下。
記者昨日(10月2日)從陜西省衛計委獲悉,陜西省採取多管齊下,綜合施策,加快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大力推行緊密型的醫療集團、醫共體、跨區域專科聯盟、遠程醫療協作網等多種形式醫聯體建設。積極組建全科醫生服務團隊,年內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30%以上,重點人群達到60%以上。切實降低藥品耗材虛高價格。城市公立醫院全部實行藥品和醫用耗材採購“兩票制”。開展藥品、醫用耗材帶量議價採購和跨省聯合採購,所有公立醫院必須實行網採,醫院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網採率要達到95%。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按病種付費為主,按人頭、床日付費、總額預付等複合型付費方式改革,同步推行臨床路徑管理,鼓勵實行按疾病診斷相關組(DRGs)付費方式,每個市按病種付費的病種不少於100個。規範醫療機構診療行為,採取處方負面清單管理,落實處方點評制度,公立醫院每個月對25%具有處方權的醫師處方、醫囑進行點評。
開展大型醫療設備和儀器合理應用專項檢查,大型醫療設備檢查陽性率三級綜合醫院高於70%,二級綜合醫院高於65%。加強中藥飲片合理應用監管,醫務人員個人薪酬不得與藥品耗材、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等業務收入掛鉤。所有公立醫院建立並實行全面預算管理制度,積極推行日間手術,三級綜合醫院平均住院日逐步降低到9天以下,二級綜合醫院平均住院日逐步降低到7天以下。
各級公立醫院在確保醫療安全和品質的前提下,通過多使用國産設備和國産藥品耗材、嚴控醫保目錄外用藥、適當壓縮住院天數等措施,把貧困人口住院非合規費用佔比降下來。(記者 張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