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即將到來,各類電商採取秒殺、讓利、贈品等促銷手段,吸引消費者進行網絡消費,網購消費將迎來高峰期。陜西省消協昨日(11月2日)向公眾發佈了“雙十一”食品消費安全提示。
選擇正規網店 勿點不明連結
消費者應選擇信譽度高的官方網站或經過交易平臺認證過的網店進行消費,購物瀏覽時務必看清網站域名,不要輕易點擊來歷不明的信息源推送或賣家發過來的其他連結。要查看經營者是否有營業執照,核實其主體資格是否合法;要查看網店信譽,辨別發佈的消費者評價是否真實;要查看售後服務是否到位,是否對消費者投訴及時有效處理等。
網購食品不應只看圖片,應注意查看介紹頁面是否公示有食品經營許可證,並要查看頁面明細説明。包括:食品名稱、成分或者配料表、生産日期、保質期、貯存條件以及生産者名稱、地址、生産許可證等信息。
網購食品到貨後,注意看食品包裝標識是否齊全,是否與網上標注的各類信息一致等。對預包裝食品,除了注意食品外包裝上標識或者産品説明書外,還應查看食品的生産日期和保質期,外包裝是否整潔,有無破損,防止出現食品安全問題。
超低價勿輕信 防止食品過期
“雙十一”期間的零點秒殺、全網最低價、贈紅包等促銷宣傳難免讓消費者動心。食品不同一般商品,低於平常價格太多也容易出現安全問題,消費者要擦亮眼睛,以免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
“雙十一”期間,因配送時間較平常延長,消費者網購食品時要注意了解配送時限。如購買需冷凍保鮮的食品,消費者應根據距離遠近,慎重選購,以免距離過遠食品變質無法食用,造成浪費。
消費者支付消費用時,應選擇“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付款。出現消費爭議,消費者可以及時與第三方支付平臺聯繫,採取延遲付款等措施,有利於問題及時有效解決。
保留網購憑證 依法維護權益
消費者在網購過程中,要注意保存與經營者的聊天記錄、交易記錄、電子交易發票等相關消費憑據。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及時與網店經營者依法協商處理,如果第三方交易平臺不能提供網店經營者真實情況,應由第三方平臺先行依法處理。協商不成,消費者可及時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記者 熊惠玲 通訊員 張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