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小朋教孩子們按摩手法(張晴悅 攝)
每週日晚上,剡小朋收車都要比平時早一點。第二天,他的身份會從一名的哥變成一名“兼職老師”。從西安到渭南,幾十公里的路程,上完4節課後,他又要匆匆趕回西安出車。“週一最忙,時間排得滿滿的。”
剡小朋的學生比較特別,是渭南一所特殊教育機構裏的孩子們。“這些孩子更需要被人認同,每週一,我都去教他們按摩技術,就當是我在力所能及的範圍裏,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吧。”
的哥熱心公益 教孩子們按摩
一位的哥跑去教人學按摩,剡小朋做的事夠特別。
昨天,這位熱心公益事業的計程車司機,向記者講述了自己前往特殊教育機構兼職老師的初衷。“我今年40歲,開計程車已經七八年了。開車的時間長,大家都知道我是一名老司機,但他們不知道,在開車之前,我可是一名專業的按摩師。”
剡小朋特意向記者強調,“我這按摩師可不是野路子,是有證的。”
前幾年,剡小朋偶然接觸到一些公益團隊,從此就癡迷上了做公益。“從那以後,只要一有閒暇時間,我就去福利院、養老院裏獻愛心。在這期間,我特別留意了一下特殊孩子這一群體,他們有的聽不見外界聲音,有的無法正常與人交流,還有的智力上存在障礙,但他們與其他孩子一樣,渴望認識這個世界,渴望被社會接納,我就一直在考慮,怎樣能幫到他們。”
深思熟慮後,剡小朋決定重拾自己的“老手藝”,教一些條件允許的特殊孩子學推拿按摩,讓他們以後有一技之長。
給孩子們上課 校長當手語翻譯
剡小朋的想法,受到渭南市一所特殊教育機構的歡迎。於是,從今年9月起,每週一他都趕到學校,當起了按摩老師。
剡小朋開計程車是夜班,出車時間從每天下午4點到次日早上5點。“每天都去不現實,開夜班車挺熬人,身子撐不住。一週去一次還行,不耽誤教孩子們,也不耽誤我跑車拉活。”
週一早上8點,“剡老師”開始教孩子們認穴位。“早上3節課,下午再上1節,每節課一個小時。認穴位、按摩的手法都是最基礎的,本身並不難,但怎麼和孩子溝通是最大的問題。後來我每次來,校長干脆親自上陣,在一旁給我當手語翻譯。”
剡小朋的愛心和真誠,打動了校長張女士,她告訴記者,原先也有人計劃來義務教孩子按摩,可都沒堅持下來,唯有剡小朋每週一都奔波在西安到渭南的路上,這讓她非常感激和佩服。對此,剡小朋表示,“只要能幫到這些孩子,我就非常開心了,累一點不算啥。等孩子們學習得差不多了,我計劃開個按摩館,把他們接來上班,讓他們學有所用,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張晴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