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北評書表演( 段曉蕊 攝)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段曉蕊): 11月6日, 伴隨著陜北評書開場表演,由陜西省旅遊發展委員會、楊淩示範區管委會聯合主辦的陜西旅遊扶貧高峰論壇在楊淩拉開了帷幕。
陜西省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任郝佔延主持論壇(段曉蕊 攝)
“扶貧又扶志”被認為是“最具有尊嚴”的扶貧方式。此次論壇以“旅遊讓農民更富裕”為主題,旨在借助第24屆中國楊淩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集中展示旅遊扶貧成果、分享旅遊扶貧經驗。論壇由陜西省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任郝佔延主持,陜西省發改委、農業廳、扶貧辦、婦聯等單位領導出席,楊淩示範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董立民發表致辭。
安康市嵐皋縣“三彩閣”農家樂負責人交流旅遊帶動脫貧經驗現場(段曉蕊 攝)
據了解,陜西省旅遊扶貧領域的9名典型代表及專家學者參加出席了本次論壇,他們在現場向300余名群眾講述了自身通過旅遊帶動群眾脫貧的經驗體會。這將會幫助更多的貧困群眾樹立起通過發展旅遊實現脫貧的信心。
漢中市留壩縣委縣政府把旅遊作為一業突破,通過旅遊扶貧示範區創建,使得70%的貧困人口通過旅遊實現脫貧,為陜西省各地創造了示範經驗。寶雞大水川景區,通過“生態+旅遊+扶貧”發展路徑,帶動就業人員13000人,將涉及的5鎮10村年人均純收入提高到1.8萬元,實現西山地區“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漢中市西鄉縣巴山蕎園茶業有限公司以鄉村旅遊帶動茶産業發展,通過“公司+基地+農戶+專業合作化”方式,帶動12個貧困村70戶210人增收脫貧。榆林市佳縣赤牛坬村通過堅定不移走鄉村旅遊扶貧發展路徑,不僅實現整村脫貧,而且帶動周邊貧困村農産品生産銷售,走出了一條偏遠地區鄉村旅遊扶貧的新路子。銅川市新區玉皇莊園丁明超通過安置就業、簽訂農産品收購協議、開辦電商拓展旅遊商品銷售等途徑,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39人。安康市嵐皋縣“三彩閣”農家樂業主王三翠,與附近50余戶貧困戶簽訂産銷協議,帶動貧困戶人均增收2100余元,開辦的嘉瑞祥農産品開發有限公司,安置建檔立卡貧困戶30多人。寶雞市太白縣黃柏垣鎮黃柏垣村村民劉亮,通過開辦農家樂等途徑實現“勤動手早致富”的願望,成為精神物質雙脫貧的典型代表。
陜西省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任郝佔延表示,本次論壇的舉辦是陜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讓農村生態更美麗、農業生産更精彩、農民生活更美好的實際行動,對於推進陜西省旅遊扶貧深入開展,必將産生極其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