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爾洛 東方IC供圖
皮球劃過一道美妙弧線後,終於還是落地了。
昨日(11月7日),38歲的意大利傳奇球星皮爾洛宣佈了自己退役的消息。沒有任何的告別儀式,他以“最自己”的方式向綠茵場道別。他説,自己作為球員的旅程已走到了盡頭。
命中註定的相遇
位於阿爾卑斯山南麓的佈雷西亞,遠不如米蘭、羅馬甚至威尼斯有名,但這座小城卻是亞平寧半島上除了米蘭之外擁有藝術遺産最多的城市。因而曾有人説,在這裡能讀懂文藝復興。
藝術足球大師皮爾洛就出生在這裡。他的父親是當地的鋼鐵大亨,但他的理想並非是當一名“霸道總裁”,而是像偶像巴喬一樣在綠茵場馳騁。能親眼目睹偶像踢球無疑是幸運的,而能在偶像身邊踢球就不僅僅是幸運與幸福那麼簡單,或許那就是“命中註定”的緣分。2000年,巴喬選擇了升班馬佈雷西亞作為自己職業生涯的最後一站,他的到來令這座小城沸騰,歡迎的人群當中也包括皮爾洛,彼時他雖已從佈雷西亞轉會國際米蘭,但又被租借回了家鄉的球隊。
皮爾洛曾説過,在巴喬身邊踢球能汲取到不一樣的營養。在偶像的悉心調教下,他的大局觀、他的腳法以及任意球技術突飛猛進。一年後,皮爾洛轉投AC米蘭,開啟了一段非凡之旅。
無與倫比的改變
當時的米蘭擁有多位才華橫溢的10號球員,魯伊·科斯塔、裏瓦爾多、西多夫等人都對主力前腰位置虎視眈眈。一支球隊大牌雲集,是幸福也是苦惱,但這沒有難住主帥安切洛蒂,他用“聖誕樹”陣型解決了這道難題,這一打法是他獻給足球世界的禮物,另一份大禮則是他對皮爾洛極具創意的使用,21號小將在安切洛蒂帳下從古典型前腰變成了組織型後腰。雖然換了戰場,但藝術家畢竟是藝術家,在皮爾洛的一停、一轉、一傳之下,對手嚴密的防線瞬間化為齏粉。在場上,皮爾洛只負責組織調度,臟活累活由身邊的加圖索、安布羅西尼去完成。那幾年,意大利聯賽風生水起,AC米蘭更是連奪歐冠、聯賽、世俱杯等冠軍。隨著球隊成績越來越突出,舍瓦、卡卡等人也收穫了無數個人榮譽,但誰都知道,沒有皮爾洛就沒有這支隊伍的輝煌,舍瓦、卡卡在發表獲獎感言時也都會著重提一下皮爾洛——這支球隊的大腦。
之所以説皮爾洛是安切洛蒂獻給全世界的禮物,是因為組織型後腰從那時起開始被其他球隊所效倣,意大利國家隊甚至直接完成了“複製粘貼”。2006年世界盃,籠罩在“電話門”陰影下的藍衣軍團竟一路闖進決賽,最終在闊別24年後重奪大力神盃。卡納瓦羅、格羅索、馬特拉齊,那年夏天這些名字被許多人談起,但若沒有那個頭髮淩亂、睡眼惺忪,但又光芒四射的皮爾洛,意大利隊是絕對無法登頂的。所以也有人説,上帝欠皮爾洛一個世界足球先生稱號。
一個時代的句號
在意大利足壇,尤文圖斯與AC米蘭、國際米蘭並稱為北方三強,因為種種原因,很少有球員能先後在這三支俱樂部效力,“斑馬王子”巴喬曾輾轉三處,皮爾洛也追隨了偶像的腳步,在這三傢俱樂部都留下了自己的身影。巧合的是,巴喬從尤文圖斯加盟AC米蘭是被掃地出門的,這與皮爾洛從AC米蘭來到尤文圖斯的經歷如出一轍——他也被米蘭視為“多餘”之人。
締造了米蘭王朝的皮爾洛以及內斯塔、加圖索、因扎吉或離開或退役,一個時代畫上了句號。但加盟尤文圖斯後的皮爾洛,在異鄉又締造了新的時代。年歲已高的他卻是“越老越妖”,從他2011年加盟到2015年離開,尤文圖斯沒有讓任何一座聯賽冠軍獎盃旁落。
加盟美國大聯盟紐約城FC隊後,皮爾洛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但他偶爾任意球破門的視頻出現在網上,仍能勾起球迷的美好回憶。而這一次,皮氏任意球終於落地了。
有球迷傷感地説道:當大師轉身離開,綠茵場似乎也從此變得無聊。 (閆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