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高科技創新論壇在西安航空基地召開(西安航空基地 供圖)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11月8日上午,由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主辦,西安航空基地管委會、陜西省航空學會等單位承辦的2017全球硬科技大會中國航空高科技創新論壇在西安航空基地舉辦。論壇以“共享科技成果·創新航空發展”為主題,旨在展現航空産業最新研究成果,促進航空高科技領域的交流合作,為航空高科技創新提供源泉和動力。來自國內的300余名航空科技和軍民融合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共聚中國航空城,圍繞航空製造、航空發動機、航空新材料、大飛機産業等領域的高新技術創新成果和航空軍民融合發展方向開展深層次的交流與探討。
西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鳳萍致辭(西安航空基地 供圖)
論壇由中國國防科技工業文化交流協會副秘書長姚遠主持,西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鳳萍、陜西省航空學會理事長翁志黔致辭。會議期間,來自國內航空科技領域的12名知名專家學者就航空高科技創新各抒已見,氣氛熱烈。中航工業集團公司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總設計師、運20重型運輸機總設計師唐長紅院士以《領航科技,厚重實力》為主題作了精彩發言,中國航發集團總經理助理向巧院士和與會嘉賓分享了關於航空發動機發展的獨特見解。C919大型客機常務副總設計師、CR929寬體客機總設計師陳迎春圍繞民機新技術發展做了深入演講。西北工業大學黃衛東教授、中國航發西航發董事長、黨委書記楊先鋒、國家軍事科學院軍民融合研究中心主任于信川、軍委裝備發展部原局長丁峰、航空工業西飛副總工程師李紅衛、航空工業618所黨委書記滕霖、航空工業631副所長韓煒、西安三角防務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嚴建亞分別作了主題演講。
西安航空基地管委會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何亮致辭(西安航空基地 供圖)
西安航空基地管委會主任何亮介紹,依託航空特色産業資源稟賦,西安航空基地圍繞項目培育和科技成果轉化,孵化培育了一批航空硬科技成果。如我國最大的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4萬噸大型模鍛液壓機全球首臺全動六自由度乘務模擬艙、世界最輕的鎂鋁合金材料等等。與此同時,西安航空基地大力構建有利於企業成長和新産品開發的創新服務平臺,形成了良好的創新服務體系。先後建成了陶瓷基複合材料工程化中心、航空大型模鍛件工程研究中心、高性能碳纖維製造及應用工程研究中心等20余個市級以上技術創新平臺。促成區內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科研機構開展廣泛合作,建立了科技成果向科技産品轉化的“技術攻關+工程化中心+企業生産”的産業化模式,實施科技成果轉化項目60余項,取得各類技術專利400余項。
中航工業集團公司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總設計師、運20重型運輸機總設計師唐長紅院士精彩發言(西安航空基地 供圖)
航空産業作為西安硬科技“八路軍”的主要板塊,以西安航空基地為平臺,構築了一個集研發設計、生産製造、試驗鑒定、産品支援、綜合保障及教學培訓為一體的特色化航空産業集群。自成立以來,西安航空基地以航空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為主線,緊扣航空産業“補鏈、擴鏈、強鏈、延鏈”主題,重點發展民用飛機整機製造、航空專用裝備製造、航空零部件配套、航空新材料、通用航空等産業領域。截止目前,航空基地累計入區企業近1000家,業務範圍涵蓋整機製造、航空材料、航空電子、航空維修、航空零部件加工、飛行培訓、航空旅遊博覽等各個領域。(供稿 西安航空基地 編輯 馬淑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