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1月8日從西安市政府獲悉,《西安市“十三五”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規劃綱要(2016—2020年)》正式下發,到2020年,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和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政策將全面落實,城鄉困難殘疾人家庭住房基本得到解決。農村困難殘疾人全面實現脫貧,城鄉殘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快於社會平均水準。
目前,西安市共有各類殘疾人57.8萬人,已辦理第二代殘疾人證的有21萬人,其中涉農區縣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數10393名。“十三五”時期,西安市殘疾人事業將以加快改善殘疾人民生、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為重點,聚焦殘疾兒童少年、偏遠地區困難殘疾人、重度殘疾人,健全權益保障制度和扶殘助殘服務體系,創新工作機制,提高服務水準,增加公共服務供給,不斷改善殘疾人民生。
根據《綱要》,西安市將進一步提高殘疾人社會救助水準。靠家庭供養且無法單獨立戶的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經個人申請,可按照單人戶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對實現就業或接受扶貧開發項目取得收入尚不穩定,且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殘疾人家庭,城市的可按原政策給予6個月的最低生活保障;農村的可按原政策給予12個月的最低生活保障,並可根據殘疾人家庭情況適當延長。對以老養殘、一戶多殘等特殊困難家庭中因撫養(扶養、贍養)人生活困難、事實無力供養的殘疾人,符合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有關規定的,納入救助供養範圍。
全面實施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制度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實施盲人、聾人特定信息消費支持政策,對盲人、聾人有線(數字)電視費用、寬頻和手機上網流量給予優惠照顧;有線(數字)電視維修費酌情減免。對殘疾人搭乘市內公共交通工具給予免費。公園、旅遊景點和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對殘疾人免費或者優惠開放。將康復綜合評定等20項醫療康復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擴大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的醫療康復項目範圍。
對納入城鄉醫療救助範圍的殘疾人穩步提高救助水準。對0歲-6歲視力、聽力、言語、智力、肢體殘疾和孤獨症殘疾兒童免費實施手術、輔具適配和康復訓練;提高7歲-16歲視力、聽力、言語、智力、肢體殘疾和孤獨症殘疾少年康復救助標準。對精神障礙患者通過基本醫療保險支付醫療費用後仍有困難,或者不能通過基本醫療保險支付醫療費用的,優先給予醫療救助。
在保障殘疾人基本住房方面,將城鎮中等收入以下的住房困難殘疾人家庭納入基本住房保障範圍,對符合保障條件的殘疾人優先受理、優先輪候,在樓層、戶型選擇等方面給予照顧,並根據其經濟條件,給予租金減免優惠。對無能力自建且有改造意願的農村殘疾人家庭,由各區縣政府幫助每戶建40平方米-60平方米的安全住房,到2018年底,全面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的殘疾人貧困家庭危房改造任務。
此外,西安市將大力促進城鄉殘疾人及其家庭就業增收,建立用人單位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公示制度。未安排殘疾人就業的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申請使用空編招聘時,應優先招聘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將安排殘疾人就業情況納入全市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列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內容。(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