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近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一附院”)骨科收治了一名28歲男性腦癱患者,患者以“左膝疼痛20餘年伴右髖關節疼痛、活動受限10餘年”之主訴來院治療。據了解,腦癱合併血友病合併DDH在臨床上極其罕見,手術風險極高,難度極大。一附院骨科韓學哲副教授接受了這個挑戰對患者進行手術。目前患者已麻醉甦醒,各項生命體徵平穩,傷口引流量不多,未有特殊不適。
據介紹,該患者出生時即被診斷為腦癱,四肢關節的活動較常人差一些。隨著年齡的增長與活動的增多,患者經常出現左膝關節內不明原因的出血與血腫,經診斷為“血友病A”。加之他治療的不及時,出血次數的增多,左膝漸漸出現疼痛,發展為血友病性關節炎。10餘年前厄運再次降臨在他的身上,他開始出現右髖關節疼痛,經當地醫院檢查後,診斷為先天性髖關節脫位(DDH),多年來患者多方就診。
血友病是一種 X染色體連鎖的隱性遺傳性出血性疾病,是由於凝血因子基因突變導致凝血因子Ⅷ缺乏(血友病 A)或凝血因子Ⅸ缺乏(血友病 B)所致。韓學哲經仔細閱讀患者以往的病歷資料,影像學資料,做了全面的查體,認為目前對患者生活品質影響最大的是左膝關節的血友病性關節炎與右側DDH,需要做關節置換手術。雖然此前已有豐富的血友病患者換關節的經驗,但是合併腦癱合併DDH兩關節同時置換尚未做過,國內也極少有人涉足。依託一附院強大的綜合實力,韓學哲決定迎難而上,接受這個艱巨的挑戰。
因患者入院時Ⅷ因子活性不足1%,11月8日早7點,護士李小娜按照醫囑準時為患者輸注12支Ⅷ因子,輸後1小時Ⅷ因子活性達到120%。上午12點整,患者被準時送入手術室。麻醉完成後,韓教授決定從左膝關節著手,打開後發現患者關節軟骨基本消失,關節內充滿瘢痕組織,關節囊嚴重攣縮,股骨遠端嚴重變形,由於術前準備充分,韓教授迅速完成了左側人工表面膝關節置換術。緊接著,將患者改左側臥位、消毒、鋪巾一氣呵成。先天性髖關節脫位關節置換是關節置換中的高難度手術,暴露視野後,韓教授根據患者髖臼形態及剩餘骨量情況,決定獨闢蹊徑採用以原髖臼後上壁為中心重新造臼,這樣手術創傷小,時間短,固定牢靠,利於早期活動及遠期功能。經過四個小時的奮戰,韓學哲教授、邊衛國主治醫師、戴星住院醫師、姜紅紅進修醫師團隊在麻醉醫師高燕鳳與官斌、手術室劉濤護士、李俊傑護士、鐘玲護士的配合下,順利完成了手術。
“見彼苦惱,若己有之,須立普救含靈之苦。”韓學哲正是以這樣的理念,憑藉嫺熟的手術技巧和豐富的臨床經驗,攻克了一個個棘手的難題,勇闖生命禁區,盡顯醫生本色。(供稿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龐亮 邊衛國 編輯 楊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