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陜西省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

陜西日報2017-11-15 08:48:08

  原標題:讓集體家底厚起來 讓農民收入多起來 陜西省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 全面深化改革”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首場發佈會11月14日在西安舉行。發佈會由陜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陜西省農業廳總農藝師寧殿林介紹了陜西省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情況。

  據介紹,作為全國第一個出臺《關於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的省份,陜西省以産權制度改革為基礎,以“三變”改革為抓手,以發展集體經濟為方向,以促進農民增收為目的,緊扣脫貧攻堅工作,分類進行推進,形成了具有陜西特色的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路徑。

  經營性資産股份合作制改革有序推進。陜西省形成了有一定規模經營性資産、由集體統一經營的城中村、城郊村、經濟發達村。各縣在全面清産核資的基礎上,由縣級黨委政府圍繞集體成員身份界定、經營資産股權量化到戶到人、集體公積(公益)金提取等關鍵問題出臺指導意見,確定開展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村組名單,穩步推進改革工作。

  資源性資産為主的“三變”改革大力推進。陜西省將未承包到戶的集體土地、林地、“四荒”地等資源性資産,以及財政投資形成的固定資産,作為集體經濟的資産股;財政扶持集體經濟、産業發展、扶貧開發等資金,作為集體成員股和貧困戶優先股;扶貧到戶專項、涉農整合資金等,以及向集體經濟組織注資的資金,設立為貧困戶優先股,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持有和運營。對沒有經營性資産,也沒有成規模、可開發的集體資源性資産的村組,發揮黨支部、村委會的體制優勢,把承包到戶的資源性資産聚集起來,加強與新型經營主體對接,開展土地股份合作、一二三産融合。

  陜西省還以脫貧摘帽縣和深度貧困縣為重點,推進“體制帶動、産業拉動、組織推動”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運行機制。同時,以全省56個重點貧困縣為主,開展“百村示範、千村試點、萬村推進”的“三變”改革“百千萬”行動。

  目前,陜西全省開展集體産權制度改革的村達2682個,是確定試點村的7.5倍,涌現出榆林趙家峁村、藍田縣董嶺村、銅川市北街村等一批典型村。(記者 齊卉)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