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良治掌門人馬悅
原標題:我市本土打造出響噹噹的“洗之朗”品牌,企業掌門人馬悅談創業經驗——西安企業大發展 打造品牌當先行
三花良治公司——正是這家西安本土企業,生産出了中國第一台國産智慧馬桶蓋,打造了國內響噹噹的“洗之朗”品牌,産品已成功打入日本等眾多海外市場。
正是憑著“小企業做大品牌”的拼勁兒,三花良治掌門人馬悅不但創造了西安消費品品牌的一個奇跡,更被冠以“創業教父”的美譽。
在當前全市上下大力發展經濟的火熱氛圍中,三花良治這一西安本土企業在創新發展中都有哪些值得借鑒的經驗與做法?帶著這一話題,記者昨日對馬悅進行了專訪。
重新“鑄鏈” 全力打造西安本土品牌
2015年“十一黃金周”, 國人蜂擁去日本購買智慧馬桶蓋,打了中國製造業一記響亮的耳光,有人撰文譏諷:中國製造業不思進取,連馬桶蓋也造不出來。倍感委屈的馬悅挺身而出發出了一封公開信:請認真看一看,在日本被國人搶購的智慧馬桶蓋,竟是地地道道的中國貨——中國製造不比日本製造差,至少馬桶蓋是這樣的。
“十多年前辭去奧普浴霸CEO職務,從杭州回西安後一直到現在,我始終都有一個願望,那就是要努力為咱們西安創造一個本土本色的消費品品牌。”採訪伊始,馬悅即道出了自己的心聲。第一台為中國使用環境而設計的智慧馬桶蓋就誕生在西安,近年來隨著市場的關注和熱銷,“洗之朗”開始走向臺前,讓全國消費者知道中國早就有了屬於自己的智慧馬桶蓋,更讓西安人為此而自豪,也讓西安民營企業揚眉吐氣。
“消費品品牌,其實也是一個地區、一個城市的名片,‘美的電器’讓全國人民知道了順德,同時,它又能帶動上下游相關産業鏈的共同發展。”馬悅認為,陜西很多企業和企業家往往更重視實物資産的積累,買土地蓋房子,但是走向全國的消費品,更需要商譽的背書。“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的長嶺、黃河、海燕、如意、雙鷗等家電品牌曾馳名全國,但是後來都慢慢萎縮,消失在市場中,這非常可惜。”馬悅希望,陜西和西安的企業家們的“品牌意識”能儘早充分覺醒。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政府通過政策來加以引導,讓那些有品牌意識和願意投資消費品品牌的企業能夠度過艱難的起步階段。它們一旦走向正軌,迎來消費品牌的獲益期,示範作用就會接踵而來。“但願在不久的將來,西安能借助一個個地方品牌的復興、崛起和騰飛,讓更多的産業鏈重新煥發出昔日光彩。”
企業家應有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
“對企業家而言,如何去打造一個消費品品牌,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結合自己的創業發展經歷,馬悅給出了務實的建議:地方消費品牌的創立絕對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情。決定了走這個方向的企業家,就應該堅定不移地發展自己的優勢項目,這樣才有可能從地方品牌做到中國名牌,再做到世界大牌。
“1983年高考時的一道看圖作文題,給我的印象很深刻。幾個挖井人,掘進程度或深或淺,但都在一番嘗試後放棄了,並得出了‘此處無水’的結論,事實上,挖得最深的那個人,離甘洌的清泉只有咫尺之距。”在交流中,馬悅一再強調著“企業家應有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他認為,創新創業精神其實可視為工匠精神的一種傳承和延續,如果脫離了工匠精神,創業發展的方向遊移飄忽,或淺嘗輒止,那是萬難打造出一個成功的地方消費品品牌的。
創業伊始,馬悅就在公司院內為自己立下了一塊“墓碑”以示決心,上書:此人為推動中國人便後清潔方式的進步作出過貢獻。他説,如果做不到,離世以前就把碑砸了。十多年之後的今天,馬悅的心願可以説已部分達成——“洗之朗”品牌的年銷售過億元、估值10億,已成為國內智慧馬桶蓋的領導品牌。
展望未來,馬悅的三花良治公司和“洗之朗”品牌,正在結合大數據進行持續創新,快步邁向基於家庭智慧衛浴的“個人健康數據採集中心”等消費品藍海。(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