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講述錢幣的故事——中國歷代錢幣專題展” 在西安圖書館開展

三秦都市報2017-11-20 09:30:13

  “講述錢幣的故事——中國歷代錢幣專題展” 在西安圖書館開展_fororder_67bc65f5c5e4174d9fd2b51cf9231bdb_img_507_474_154_205_副本

  展覽共展出商周至民國時期的200余枚歷代錢幣

  最早的貨幣産于“南海”的海貝、楚國除了和氏璧還盛産黃金……11月17日,由西安錢幣博物館和西安圖書館聯合舉辦的“講述錢幣的故事——中國歷代錢幣專題展”在西安圖書館開展。一個個鮮活生動的歷史故事,結合豐富的實物展品,向觀眾深度講述了我國貨幣生産、發展、演變的歷史過程和作用,讓觀眾輕鬆愉快地了解中國貨幣的變遷。

  “在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們幾乎每天都要與貨幣打交道,貨幣的使用功能人所共知。但貨幣是如何發展成今天我們所熟知的樣子,其路程十分漫長。此次展覽共展出商周至民國時期的200余枚歷代錢幣,這其中不僅有最早的貝幣、戰國時期的半兩錢、刀幣,也有民國時期大家所熟知的銀元。”西安錢幣博物館館長趙曉明説,我國的貨幣史源遠流長,不同形式、不同版別和材質的貨幣,構成了一部多彩的中華貨幣史。此次展覽以我國錢幣發展史為主線,每個朝代的貨幣史都通過一個具有朝代特色的卡通人物來講述,其中描繪的錢幣故事都是歷史上廣為流傳、併為大眾耳熟能詳的故事,是增進對古代貨幣歷史了解的一種有益嘗試。

  據悉,此次展覽免費對外開放,展期一個月。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