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隨著二胎政策放開,家住陜西省鄠邑區的徐女士和先生希望家庭從三口之家變為四口之家。一年多前徐女士懷孕了,可是由於嚴重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徐女士的自身狀況岌岌可危,不得不在懷孕7個多月時進行引産。
2017年4月徐女士發現自己再次懷孕。一家人細心地呵護著徐女士,盼望著二寶能夠順利降生。11月8日,妊娠33周+2天的徐女士見紅了,並且很快出現了腹痛,隨之而來的是血壓的迅速上升,一度達到150/100mmHg。
徐女士被送至當地醫院時,大夫查體發現宮口已經開了3cm,血壓波動在150-160/95-100mmHg。徐女士隨時可能出現高血壓造成的心腦血管意外、抽搐,甚至危及生命。當地醫院迅速與西安交大一附院(以下簡稱“交大一附院”)婦産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白桂芹教授取得了聯繫並轉院前往交大一附院。
徐女士此時宮口已近乎開全,是雙足臀位、臍帶先露,一旦破水就會發生臍帶脫垂,隨時可能造成胎兒死亡。白桂芹教授當機立斷,讓徐女士抬高臀部,降低宮縮時臍帶和前羊膜囊受到的壓力,儘量推遲破水的發生。
從徐女士抵達産科病房到二寶出生,前後不足30分鐘,經過醫生和護士爭分奪秒的努力、嚴絲合縫的合作處理換來了二寶雖然微弱但是堅強的一聲啼哭。
術後5天,徐女士已經可以在病房內自行活動,在新生兒科住院的二寶已脫離了呼吸機的支持,情況越來越好。回憶著當時接診的一幕幕,徐女士的家人總是拉著白桂芹教授重復著一句話:“感謝一附院!感謝白教授!”
白桂芹教授表示,徐女士當時情況緊急,子癇前期、臍帶先露、胎盤早剝,面對重重的風險和困難,治療團隊時刻不忘的是健康所繫性命相托。患者及家屬無條件的信任和託付更是給治療團隊莫大的慰藉和全力以赴的動力,保大還是保小?這樣的問題根本不存在於産科醫生的心中,“媽媽安全嬰兒平安”才是每一個産科醫生的信仰和唯一真理。(供稿 西安交大一附院 編輯 楊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