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距離通知的時間還有40多分鐘,從北垣鎮楊武村趕來的種興倉、趙冬俠夫婦已來到了搖號分房地點。剛拐過彎就看到了早已簇擁等待的群眾。和他們一樣,這些居住在不安全房屋中的貧困群眾都將在當天領到政府分配的易地搬遷安置房。
11月份,是白水縣今年第四次為貧困群眾分配易地搬遷的安置房,此前三次已有500多戶貧困群眾通過搖號領到了安置房。這是今年最後一次分房,也是2017年數量最多的一次搖號,將為833戶貧困群眾分房。
種興倉兩個女兒已經出嫁,家中目前除去夫妻倆還有21歲未婚的兒子。窯洞已經居住了20多年,存在安全隱患,鎮、村徵求搬遷意見時,他們選擇了進城,想讓兒子務工更方便。59歲的種興倉早年做過手術,基本沒有勞動能力,這些年家裏主要收入除了種植莊稼,就靠妻子挖藥和養的一隻母羊賣仔。搖號就要開始了,按照政策,種興倉家可以分到60多平方的房子,激動等待中,終於,種興倉分到了人和小區7號樓2單元1樓02號的房子。
“姓名:張君孝、家庭地址:雷牙鎮范家卓村委會、應安置人口:1、社區名稱: 君樂花園、搖中房號:A座4樓西4”。當天第一個分到房子的張君孝剛剛拿到《安置房公開搖號結果通知單》,就興奮地找到自己的幫扶幹部分享這一喜訊。獨居多年的張君孝將和另外的一人戶共同住進40平方米的新居,結束困擾他多年的住房問題。
“起碼有地方住了”,緊攥著剛剛領到的《安置房公開搖號結果通知單》,71歲的杜康鎮楊寬榮老人喜笑顏開,語調也因興奮而提升了不少。楊寬榮的兒子去世多年,他和老伴還留守在大部分村民已搬走的老村。後來因房子實在太破,只能借住到出嫁的女兒家。此次他分到了君樂花園A座8樓東11的一套40多平方米新居,多年來借住女兒家的歷史就要結束了。
今年66歲的堯禾鎮太香村貧困戶劉東勤,因病致殘,老伴兒患宮頸癌,老兩口和兒子、兒媳、兩個孫子生活在一起。家裏的兩孔磚窯,三間柴房,住這一大家人十分緊張。當天,劉東勤搖到了李家卓一期13號樓1單元1樓的2號房。“進城了,兩個孫子上學條件比鄉下好,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將來可以考上好大學,兒媳還可以找個工作補貼家用。”老人高興地説,以後的生活越來越有盼頭了!
今年50歲的林皋鎮白姚村村民姚海學因病致貧,騎摩托車出車禍,胃切除了三分之二,肋骨也取掉了兩根。未婚,獨自種八畝地,一間柴房嚴重漏雨無法居住,目前借住別人家。搖到了君樂花園A座4樓西2戶,他十分開心。“政府能給我住的地方就已經很高興了,更何況是城裏的房子,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就這麼實現了,心裏很激動。”
城關街道辦50多歲的楊成孝當天也在鎮村幹部的組織下,前來參加搖號分房。他和患有精神疾病的妻子,以及兒子共同居住在一間裂縫嚴重的老房裏,家裏的另兩孔窯洞也因年久失修無法居住了。在搖號中他搖到了南苑小區4號樓1單元7樓西戶的房子。
據了解,按照人均20——25平方米標準,人均自籌2500元,戶籌不超10000元的政策,今年白水縣共有1432戶建檔立卡易地搬遷群眾分到安置房,擺脫了住房不安全困境。“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不僅讓困難群眾有地方住,還要住得舒適舒心有尊嚴,按照這一思路,白水縣精準扶貧、易地搬遷工作正持續發力,馳而不息。( 石俊榮 通訊員 楊娟 陳麗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