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家務農的隴縣東南鎮楊家坡村37歲的貧困戶趙冬梅,被招聘到縣檔案局工作。經過培訓,她已成為一名業務嫺熟的工作人員,每月工資2000元。像趙冬梅這樣在機關事業單位“上班”的貧困戶,在寶雞有1658名。這是寶雞市人社局精準發力就業扶貧、開發利用公益專崗出現的新現象。
今年7月底,寶雞市制定出臺了《寶雞市公益專崗安置貧困勞動力就業實施方案》,在各級機關、事業單位和財政撥款的社會組織中,新增或騰挪一批服務性、輔助性崗位作為公益專崗,提供給貧困人口就業。同時,人社部門還在農村設立一批公益特崗用以解決貧困勞動力就業。公益專崗主要針對文化程度低、勞動技能差、家庭拖累大,無法離村、無力脫貧、就業能力弱的貧困人口,就地、就近設置炊事員、保潔員、門衛、護林員等工種,為貧困戶實現了就業“托底”。
在寶雞市人社局統一部署下,各縣(區)經過宣傳動員、遴選報名、舉辦招聘會、張榜公佈等形式,面向貧困人口公開招聘。太白縣敢於實踐,舍得花本錢,縣財政對招聘貧困人口的用人單位每年每人補貼5000元;金臺、高新採取財政拿錢、鎮聘、村用的方式,開發生態護林員等專崗;岐山、扶風等地,降低門檻,人崗對接,只要誠實肯幹人品好、身體健康有勞動能力,就安置在保潔員、門衛等專崗。經過共同努力,1658名貧困人口在家門口找到了崗位,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記者 王帥 通訊員 龐文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