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醫療志願者服務隊赴安康市平利縣開展“健康扶貧惠民生·青春志願我先行”扶貧義診活動(李妍 攝)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李妍 楊薇):“我腿腳不方便去不了遠的地方,交大一附院的義診活動讓我在家門口實現了‘就醫夢’。”若不是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交大一附院”)扶貧義診活動,69歲的劉明珍至今心裏有個“疙瘩”,不久前做完結腸手術的她一直沒有去醫院復查,這次她終於放心了!
11月24日,交大一附院組織醫院“蒲公英”醫療志願者服務隊赴安康市平利縣開展“健康扶貧惠民生·青春志願我先行”扶貧義診活動,本次活動持續三天,選派了大批醫術精湛、經驗豐富的權威專家為當地群眾義診、授課培訓,成為深入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支持促進貧困地區醫療衛生事業建設、解除貧困群眾疾苦,把醫療健康送到了大巴山深處的同時,也把溫暖送到了貧困百姓的心坎上。
探索分級診療新模式 健康扶貧助力脫貧攻堅
“蒲公英”醫療志願服務隊領隊、團委書記陳陽靜在啟動儀式上説:“近年來交大一附院積極落實國家醫改政策,實施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戰略,努力探索分級診療新模式,以‘健康扶貧’助力‘精準扶貧’。平利縣醫院作為交大一附院託管的分院之一,積極為當地百姓健康造福。今後,交大一附院青年志願者團隊將繼續以‘健康扶貧’為切入點將此項工作常態化推進,讓‘健康扶貧’工作落到實處。”
據介紹,此次義診活動由交大一附院15個科室的資深專家、醫院青年醫師骨幹,團委工作人員組成。
“蒲公英”醫療志願服務隊領隊、團委書記陳陽靜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採訪(李妍 攝)
“我們此次活動同時也是為了讓更多的年輕醫生走出醫院,深入基層一線,了解目前中國醫療的現狀。”陳陽靜告訴國際在線陜西頻道,許多年輕醫生缺少基層鍛鍊,此次活動有助於青年醫務工作者提高奉獻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更好地踐行醫療職業使命,為解決“看病難”做出自己的貢獻。
陜西省健康扶貧第四季度巡查督導組陜西省人民醫院院長徐永剛一行就健康扶貧問題對交大一附院進行詢問並肯定了其工作,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檢查平利縣醫院政策落實情況,進一步推動健康扶貧政策落實落地。
陜西省人民醫院院長徐永剛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採訪(李妍 攝)
專家團隊“家門口”服務 貼心關懷溫暖人心
義診活動現場(李妍 攝)
義診活動現場,患者們到專家義診桌前,將常年困擾自身健康的疑問向專家們求解。27歲的柯停珍抱著還在挂點滴的孩子來到義診現場分外的引人注目,“我的孩子因為上吐下瀉住進了醫院,剛剛護士給我説樓底下有交大一附院的義診活動,我就想著第一時間趕過來讓咱專家給看看,我心裏也踏實。”同時,柯停珍表示,交大一附院專家給與的意見非常的及時,她決定按照這個食譜改善孩子的飲食。
同樣得到幫助的還有來自洛河鎮70歲的張大爺,他告訴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我今天諮詢的是骨科和腦血管病,專家醫生很好。給我進行了診斷並且告訴了解決辦法,我覺得我這次來的很正確,對於農民來説很實惠,既帶來了便利,又在醫術上有保障,省的我們跑很遠的地方。”
義診專家查房(李妍 攝)
醫療義診專家耐心地傾聽患者的病情,詳細地詢問,檢查患者不適部位,並針對性地給予治療方案。現場護理隊員還認真地為村民測量血壓、血糖。對於一些上了年紀、聽力不好的就診群眾,義診專家趴在他們的耳邊細心地詢問病情、一遍遍不厭其煩地講解病因、叮囑用藥和注意事項。
平利縣醫院外科一病區副主任楊明林告訴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基層醫院迫切需要優質醫療資源的幫扶,交大一附院的到來恰逢其時,人才一直是基層醫院急需解決的大問題,交大一附院通過培訓、交流、查房,實實在在地將技術傳授給了 平利縣醫院的醫護人員,這對於平利縣醫院業務水準的提升具有促進作用。
據了解,本次義診活動由大型義診宣教、教學查房、授課指導、學術交流、科普講座、會診和疑難病例討論、手術指導、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等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