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11月23日至25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以下簡稱“交大二附院”)組織醫療專家團隊赴陜西省安康市平利縣中醫院和水坪村開展對口幫扶工作,以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服務山區群眾的醫者情懷,發力精準扶貧。交大二附院黨委書記、神經外科鞏守平教授帶隊,黨委副書記黨變玲,心血管病院黨支部書記、心血管內科董新教授,呼吸內科黨支部書記、副主任張潔教授等工作人員一行18人參加幫扶活動。平利縣和有關部門領導出席了相關議程。
24日上午,在陜西省安康市平利縣中醫院在門診樓前舉行“西安交大二附院與平利縣中醫院對口幫扶協作醫院掛牌暨胃腸鏡捐贈儀式”。平利縣政府高忠權副縣長、衛計局汪顯斌局長及交大二附院醫療團隊、中醫院醫務人員參加,平利縣衛計局王超副局長主持了儀式。
高忠權副縣長代表平利縣委、平利縣政府致歡迎辭,感謝交大二附院在平利縣大力開展災後恢復重建,派出醫療專家帶著設備和資金來支援災後重建和健康扶貧工作;交大二附院領導多次帶隊來平利縣開展義診、推進完善分級診療、送醫送藥下鄉,對平利縣整個醫療衛生事業産生深遠影響。
鞏守平書記和平利縣中醫院汪賢君院長簽訂了設備捐贈協議(交大二附院 供圖)
鞏守平書記和平利縣中醫院汪賢君院長簽訂了設備捐贈協議,和汪顯斌局長為對口幫扶協作醫院揭牌。
鞏守平書記最後講到;“自兩年前西安交大二附院為了精準扶貧這顆初心與中醫院結緣,通過人才培養、設備捐贈、業務指導、義診等幫扶形式使雙方的協作關係不斷深化,內涵不斷豐富,探索建立了基於‘3+1’分級診療和‘531’健康扶貧模組集成的分級診療對接精準扶貧的西安交大平利模式,平利縣中醫院為患者服務量大幅增長就是幫扶工作中雙方協作最有力的成效。今年是交大二附院臨床醫學教育創建105週年暨抗戰遷陜80週年,對平利縣中醫院和水坪村的幫扶,是貫徹‘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精神,也是交大二附院對 ‘興學強國,艱苦奮鬥,精勤育人,救死扶傷’ 西安交大醫學抗戰遷陜精神的傳承,是對醫院“大醫大義”情懷的光揚。”
神經外科鞏守平教授會診疑難病例(交大二附院 供圖)
專家義診查房忙 大道至簡德藝彰
儀式結束後,交大二附院醫學專家,對平利縣中醫院各專業病房和檢查室的會診、查房和示範教學。鞏守平教授在綜合內科為一位二次腦出血術後昏迷多天的男性患者會診,了解了患者兩次手術的情況和發病後的診療經過,詳細進行專科查體和閱讀影像資料,根據患者經濟承受能力提出了用藥、護理、意識恢復訓練、飲食注意和發揮中醫特色等全方位的綜合治療意見,並鼓勵家屬增強信心積極配合。義診共接診心血管、消化、呼吸、普外、骨科、婦産科、兒科等專業方面的患者百餘人。
10萬元捐資助力 “3+1” 30萬元引資項目興水利
據了解24日下午,交大二附院一行11人來到平利縣水坪村,看望慰問駐村幹部,開展對口幫扶工作。
在村委會樓前舉行了簡短的捐贈儀式,鞏守平書記代表醫院將飽含著全院4000多名職工濃情厚意的10萬元現金支票交予水坪村陳貴哲書記。交大二附院在對平利縣的精準扶貧中,著力構建三級醫院(西安交大二附院)、二級醫院(平利縣中醫院)、一級醫院(洛河鎮中心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分級聯動的“3+1”分級診療模式,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引導患者分層就醫,降低患者就醫成本,促進各級醫院落實功能定位。這筆10萬元的捐贈用於水坪村衛生室專項建設,將一改村中心無衛生室的歷史,極大地方便村民就醫。
交大二附院專家教授深入山裏入戶為貧困戶家庭成員診病(交大二附院 供圖)
此行還為水坪村帶來另一惠民項目。交大二附院積極籌措,為水坪村爭取到災後重建水利項目資金30萬元,用於河道修復、飲水工程和河壩改造,以期實現水利惠民與吸引鄉村旅遊,助力水坪村經濟發展。平利縣水利設計院饒朝陽院長介紹了項目基本情況,鞏書記和平利縣鎮村幹部就村衛生室建設和滾水壩建設資金到賬程式、工程設計和工期進度等事項進行了座談商定。在水坪村地圖前,各方幹部共話水坪村建設規劃,對脫貧攻堅充滿信心。(供稿 交大二附院 雷冬 編輯 楊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