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西安交大研製“發現號”無人駕駛智慧車 避障超車彎道引讚無數

國際在線2017-12-06 10:47:17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李妍 楊薇):12月5日,西安交通大學(以下簡稱“西安交大”)在興慶校區召開無人駕駛智慧車新聞發佈會,團隊負責人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南寧介紹項目情況並答記者問。同時,“發現號”和“夸父一號”無人駕駛智慧車還在現場進行演示。

  “發現號”無人駕駛智慧車綜合排名獲第一

  11月24日至26日,西安交大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所研製開發的“發現號”和“夸父一號”無人駕駛智慧車參加2017年中國智慧車未來挑戰賽比賽,其中“發現號”榮獲一等獎,“夸父一號”榮獲第四名,贏得廣泛好評,

  據了解,中國智慧車未來挑戰賽依託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視聽覺信息的認知計算”重大研究計劃,作為科學問題的物理載體和展示平臺,是中國無人駕駛智慧車輛最高發展水準的比賽,而且也是現階段國內外唯一的無人駕駛車輛賽事。

  西安交大研製“發現號”無人駕駛智慧車  避障超車彎道引讚無數_fororder_智慧1

  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南寧介紹項目情況(李妍 攝)

  “2000年起,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所圍繞以計算機視覺和模式識別為基礎的多傳感智慧輔助駕駛關鍵技術和無人駕駛車輛開展了系統深入的研究,並在智慧汽車的系統結構、道路環境感知、面向智慧汽車的多傳感融合技術和多傳感交互智慧駕駛驗證平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明顯進展。”鄭南寧説,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所于2014年榮獲IEEE智慧交通系統傑出團隊獎(IEEE ITS Institute Lead Award),為目前國內唯一獲獎團隊。

  “發現號”和“夸父一號”以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為平臺,搭載了可見光、鐳射、毫米波、慣性導航等多種感測器,採用不同技術路線完成自主感知、智慧決策與規劃、運動控制等功能,集成驗證了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所在認知計算、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定位與導航等領域的研究成果。

  據悉,無人駕駛智慧車輛是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相結合的典型智慧系統,也是新一代人工智能重點任務的載體和無人系統等人工智能新興産業應用和發展的重要推手,而且在國防安全領域和汽車産業發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義。

  無人駕駛車普及化需要漫長時間

  “當前,人工智能的發展超乎想像,正在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改變著整個世界。”鄭南寧説。

  對於人工智能,鄭南寧有自己的見解。人工智能是一種引發諸多領域産生顛覆性變革的前沿技術,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工智能,意味著能獲得高水準價值創造和競爭優勢。“人工智能並不是一個獨立、封閉和自我循環發展的智慧科學體系,而是通過與其他科學領域的交叉結合融入人類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鄭南寧説,人工智能尤其特有的優越性。

  西安交大研製“發現號”無人駕駛智慧車  避障超車彎道引讚無數_fororder_智慧2

  無人駕駛智慧車“發現號”現場演示(李妍 攝)

  “我們這個現場演示一圈時長兩分半,包括拐彎、避讓行人、平穩停車、‘S’路行駛等項目展示其性能。”現場的工作人員介紹到。無人駕駛的兩輛白色小轎車在廣場上自如行駛,一展風彩,獲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

  “目前無人駕駛汽車,可以在一些特定的區域道路,城市指定的專用道路或者高速公路正常交通車流的情況下實現自主的駕駛。但是,我們要讓無人車能夠普及化,能夠自如的進入地下車庫,也能夠停到路邊,能夠進入複雜的十字路口,我們還面臨著很艱難的挑戰。”鄭南寧説。

  無人駕駛技術的大規模普及是目前最大的問題。“以目前的交通狀況和技術水準來看,無人駕駛技術得到大規模的普及 ,一方面有待在低成本高性能的傳感技術方面取得突破,還需要大幅提升無人駕駛的計算能力。另一方面,還需要十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需要完善無人駕駛在複雜的城市道路交通環境中的安全性能。”鄭南寧強調,無人車的發展,離不開團隊協作以及科學技術水準提高,以及自主駕駛技術成果轉化落地的提速。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