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陜西澄城發現全國規模最大春秋時期周係墓葬

國際在線2017-12-12 17:25:44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片1

  金器(陜西省考古研究院 供圖)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楊舒曼):從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自今年2月以來,陜西省考古隊對陜西澄城縣劉家洼墓地進行了全面勘探與搶救性發掘,並取得重要發現與收穫。劉家洼墓地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春秋時期周係墓葬,此外,專家初步判斷,在陜西關中東部特別是渭北臺垣區,沿洛河與黃河的支流上可能分佈著多個周代小封國或貴族采邑。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微信截圖_20171212162907

  石磬(陜西省考古研究院 供圖)

  劉家洼墓地位於陜西澄城縣王莊鎮劉家洼村西的魯家河東岸垣邊,鄰溝而居,北距黃龍山約10公里。墓地共發現墓葬56座、車馬坑2座、馬坑1座,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春秋時期周係墓葬,出土了鑄銅陶范、大量板瓦建材與青銅器、金器、玉器、鐵器等數百件珍貴文物。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003

  玉玦(陜西省考古研究院 供圖)

  本次考古發現其中最為引人矚目是,發現了編號為M1、M2的2座帶兩條墓道的“中”字型大墓,南北向,東西並排分佈。其中M1,規模宏大,頗有王者之勢。僅就墓室大小而言,比同時期同類形制的曲沃晉侯墓M93、韓城梁帶村芮公墓M27大很多,僅次於甘肅禮縣大堡子山秦公大墓M2與M3,也比洛陽發現被認為可能是周平王墓的“亞”字型大墓墓室大。考古專家推測,劉家洼大墓墓主人身份亦當為諸侯國國君與夫人級別。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004

  漆木器(陜西省考古研究院 供圖)

  截止目前,劉家洼墓地已經完成了19座中小型墓的清理。與以往春秋時期周係墓葬,如山西侯馬上馬墓地與韓城梁帶村芮國墓地的同類墓葬特徵相類。從整體上看,發掘的19座墓葬,4座遭到盜擾,15座保存完好。共出土銅、金、鐵、石、玉、陶、料珠、漆木等各類材質的文物300余件(組)。其中,中型墓的3座出土有漆木器,雖然木胎朽而不存,但紋飾圖案清晰可辨,個別器形尚可辨識,如M10齣土一件漆盒,圓角方形,器形基本完整,黑色髹漆上繪以紅色雲雷紋。在北方地區墓葬能發現如此好的漆器,非常難得。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005

  玉琮(陜西省考古研究院 供圖)

  根據隨葬銅器、填土陶片特徵等分析,墓地年代為春秋早期晚段,或早中期之際。墓葬形制、葬式、葬俗特點、隨葬品文化特徵與器用組合現象乃至墓地佈局,與同時期典型周係墓葬與墓地相類。專家初步認定,這裡是春秋時期某一週係貴族的封國或采邑。該墓地的發現為認識一個不見於文獻記載的封國或采邑的歷史文化提供了契機。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