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手機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丟失手機究竟有多麻煩?看看下面這個案子,也許會讓你感到心頭一緊。
小韓和朋友聚會,酒喝得有點多。回家的路上,迷迷糊糊將手機丟了。結果,損失一部手機事小,支付寶裏的兩萬多元錢被盜刷了。
近日,西安市蓮湖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盜竊罪,對盜刷小韓手機的犯罪嫌疑人孫某批准逮捕。
手機丟失 支付寶裏兩萬多元被盜刷
今年11月21日淩晨,小韓與朋友在龍首村附近吃飯,酒足飯飽後回家途中不慎將手機丟失。11月24日,他補辦好手機卡後才發現,自己手機號捆綁的銀行卡在京東、美團等網站被盜刷2.5萬餘元。小韓急忙報警並向公安機關提交了相關證據。
警方經過偵查,發現孫某有重大嫌疑,遂對其進行了抓捕。經審訊,孫某對其犯罪行為供認不諱。
據孫某交代,當日淩晨4時許,他從網吧出來在購買早點途中撿到了小韓遺失的手機,隨後將此事告訴了正在上網的小陸(未成年人,另案處理)。兩人回到家中,在翻看手機內信息時,發現了小韓的身份證照片和工商銀行卡賬號,從而利用其手機號碼、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賬號修改了他的支付寶、微信支付密碼。並將小韓支付寶內的現金23323.64元提現轉入其工商銀行賬戶,再通過其微信進行消費。
從11月21日至25日,孫某、小陸在美團訂餐,在京東網購買手機、摩托車、服裝、箱包等商品,在藝龍旅行網訂酒店,以及為自己的手機充值,共計從小韓的工商銀行賬戶內盜取現金25967元用於個人消費。
記者調查 把證件照片存手機中挺普遍
其實,隨著手機功能的不斷增強和日益方便,很多市民都像小韓一樣,把手機當成了一個“萬能神器”,開通各種功能不説,還將身份證、駕駛證、銀行卡等重要證件拍成照片存在手機中,方便出門辦事。殊不知這樣做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一旦手機丟失,密碼被破解,裏面的個人隱私就可能被犯罪分子所利用,給自己帶來麻煩和損失。
市民李先生一直以來就是這樣做的。他告訴三秦都市報記者,自己的手機軟體裏不僅綁定了銀行卡,甚至還開通了“小額免密”支付功能。為方便辦事,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等“本本資料”也都在手機中存著。
談到為什麼這樣做,他説,“平常我出門不常帶這些證件,擔心不小心丟失了。但有時候又難免要用到,特別是身份證。後來就想了一個辦法,把這些證件拍照後存在手機中,如果辦事需要,直接在街頭列印店打成複印件就行了。”
市民范先生的手機裏也存著自己的身份證和駕駛證照片,他表示,自己是拍完後忘記刪除了。“前段時間去北京要辦理進京證,拍了照片給相關單位上傳審核,後來就忘刪了。”聽了小韓丟手機被盜刷支付寶裏的錢一事,范先生吃驚又後怕,“我的手機密碼鎖都沒有,如果丟了,很容易被盜刷。關鍵是這些重要的個人信息會被洩露。”
溫馨提示 個人信息不要存在手機中
針對此案,檢察官提醒廣大市民:與日常使用銀行卡一樣,我們在享受手機支付帶來便捷的同時,也應當注意安全防範。首先要保證手機在自己身上;其次,手機內不要存放身份證、銀行卡等個人信息,如果不得已必須要存放,一定要加密;第三,如果手機丟失,應立即撥打電話給銀行及第三方支付供應商,凍結相關業務並致電手機運營商挂失手機卡並補辦,及時在電腦上關閉無線支付業務並修改密碼。( 首席記者 張晴悅 記者 謝斌 通訊員 蘇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