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一下
■寶雞申新紗廠原係武漢申新四廠
■1938年遷至寶雞(鬥雞長樂原)
■1939年寶雞申新紡織廠小批量生産
■是國內為數不多的保留較完整的抗戰工業遺産
國家工信部網站12月22日正式公佈國家第一批工業遺産名單,被稱為“中國工業抗戰”的寶雞申新紗廠(長樂垣)榜上有名,這也是此次西北唯一一家上榜的工業遺産。
12月25日,記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官方網站上看到這則“關於公佈第一批國家工業遺産名單的通告”。
通告中確定了第一批國家工業遺産名單,寶雞申新紗廠赫然在列,此次公佈的名單中共有全國11家工業遺産名目,寶雞申新紗廠是西北唯一上榜的工業遺産。
據悉,工業遺産是工業文化的重要載體,記錄了我國工業發展不同階段的重要信息,見證了國家和工業發展的歷史進程,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科技價值、社會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
寶雞申新紗廠原係武漢申新四廠,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1938年申新廠由武漢遷至寶雞(鬥雞長樂垣),1939年寶雞申新紡織廠開始小批量生産,是國內為數不多的保留較完整的抗戰工業遺産。
在戰爭年代,申新紗廠因時因地制宜,使用窯洞空間進行生産,頂著日寇的轟炸堅持生産支持前方抗戰,展現了民族工業堅強不屈的精神。紗廠創建時期即積極參與工業合作促進工作,與其他工廠共同組織失業工人,寓救濟於生産,支援軍需與民用。紗廠利用404火車頭、3000千瓦發電機發電,開辦電廠、麵粉廠、油脂飼料廠,並建成學校、醫院,有效帶動地方各項事業發展。紗廠辦公樓、車間、別墅等建築所具有的中西合璧的建築方式展現了特定區域特定時期的審美特色。(記者 張寶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