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李妍 楊薇):2018年1月4日,陜西省迎來今年入冬以來範圍、強度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雨雪天氣過程,不少人開始賞雪玩雪,但也有一些人因為道路濕滑而摔傷進了醫院。據了解,西安市紅會醫院1月3日15:00至4日15:00之間,急診就診患者共387人,收入院需要手術的患者64人,手法復位石膏固定患者142人。
西安市紅會醫院急診科骨科診斷室等待就診的患者(李妍 攝)
在西安市紅會醫院(以下簡稱“紅會醫院”)急診科,整個大廳都是因摔傷行動不便的病人,醫護人員正在對患者進行拍片、復位等措施。據工作人員介紹,“考慮到特殊天氣,醫院從昨天晚上就準備了大量的擔架備用,但早上十一點已經全部使用完了。我們後期的物資正在持續跟進。”
52歲的周女士(右一)在治療完畢後和她丈夫一同回家(李妍 攝)
“看見下雪我心裏特別開心,一大早就跑出門,結果沒有出小區門就摔倒了。”52歲的周女士因手腕骨折來到紅會醫院急診科進行手腕復位,質控科科長王衛東表示,周女士的病情不算嚴重,復位完就可以回家休息了。同時他指出,摔傷的大多是40到60歲的中老年人,大部分是手腕、踝關節軟組織損傷,嚴重的也有骨折住院的。
“如果疼痛不明顯,能適應的話,可以慢慢起身。如果出現損傷,首先不能用手揉搓,24小時內最好冷敷。如果肢體出現變形,紅腫的明顯,就要及時就醫。”王衛東表示。
西安市紅會醫院醫護人員正在為剛剛復位的病人進行包紮處理(李妍 攝)
59歲的李自新是就診病人中摔傷最嚴重的患者,“今天早上九點多外出,腳底一滑我就躺在地上,壓到了身體左側,一動也不敢動。”李自新的診斷結果是左股骨粗隆間骨折、左髖損傷。中西醫結合骨科科副主任王新民在看完片子後解釋道:“這個病人的情況還是比較嚴重的,病情複雜,因為病人本身有很多的內科病,要進行全面檢查評估才能安排下一步的治療方案。”
環衛工人畢利粉正在問詢自己的檢查結果(李妍 攝)
環衛工人畢利粉早上十點多在同事的陪同下來到紅會醫院急診科,“今天早上八點我在西門外鏟雪時發生意外導致手腕骨折,當時路面太光滑,全是冰,走著走著就摔倒了。”畢利粉告訴國際在線陜西頻道,目前的病情已經得到處理,並且此次骨折的醫藥費可以全部報銷。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從西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了解到,只要參加了西安市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無論是職工醫保還是居民醫保,摔倒後住院治療費用均可按規定報銷。
西安市紅會醫院醫務科科長郭華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採訪(李妍 攝)
醫務科科長郭華表示,為了應對雨雪天氣患者的大量激增,紅會醫院從1月3號14:00開始啟動了應急預案,安排22個骨科病區每個病區至少一名副主任醫師24小時待命,急診接診醫師數量增加一倍進行患者的搶救工作,保障患者就醫順利。
郭華提醒大家,下雪天走路時應放慢速度走人行道,換上防滑的鞋,女性最好不要穿高跟鞋。走路時應該放慢速度,降低重心,選擇走人行道等粗糙的路面,儘量不要走光滑的路面。一旦摔倒,先不要著急起來。如果不慎滑倒,儘量不要用手腕撐地,因為這種姿勢最容易造成手臂骨折。同時他指出,一旦發現摔傷部位不適,如手臂、手腕有異物突起等,並伴隨有劇痛、活動受限,有可能是骨折,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