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浐灞便利化改革成效明顯 正成為陜西對外開放新窗口

國際在線2018-01-15 16:39:14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作為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陜西自貿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歐亞經濟綜合園區、西安金融商務區、西安領事館區等建設的如火如荼,西安浐灞生態區正在成為陜西對外開放的新窗口。

  浐灞生態區_fororder_圖片1

  西安浐灞生態區生態環境

  據了解,截至2017年12月21日,陜西自貿試驗區出臺金融支持自貿試驗區建設36條措施,推進金融制度創新,向自貿試驗區委託了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交易場所審批和監管事權;積極打造“通絲路”跨境電子商務人民幣結算平臺,為市場主體在線提供人民幣跨境結算、報關報檢等10項“一站式服務”。2017年1月至11月底,陜西省跨境人民幣結算達到303.72億元(自2011年8月開展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以來總額突破兩千億元),陜西省內外2572家企業、31家商業銀行的223個分支機構辦理了跨境人民幣業務,涉及境外銀行1539家,交易輻射109個國家和地區。

  西安江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執行總裁王剛深有感觸,作為金融企業,通過一系列註冊審批程式後,王剛所在公司入駐陜西自貿試驗區浐灞生態區功能區灞柳基金小鎮。“為什麼選擇浐灞生態區,因為這裡有政策優勢及福利補貼。除此之外,股權基金按照規模獎勵,私募證券基金也有相關獎勵,這一政策在全國是比較罕見的。”王剛説。

  金融企業在自貿試驗區的發展中,雖然仍存在諸多問題,但正在逐漸地向前推進。西安敦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也是陜西自貿試驗區浐灞生態區功能區入區企業,其創始合夥人王匯對此充滿信心:“我能夠直觀地感受到自貿試驗區行政效能革命帶來的變化,政府的辦事效率在極大地提高。良好的營商環境需要政府與每一個市場參與主體的共同努力,只要大家共同改變思想,激活市場,就能實現共贏發展。”

  在文化、金融、農業等各類企業集聚發展之下,與自貿試驗區定位契合的産業佈局漸次展開、成型,正促推諸多國家戰略機遇在陜西疊加,陜西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政策紅利的釋放,推動了營商環境的改善,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隨著“一帶一路”的持續推進,以及改革開放40週年春風吹起,陜西自貿試驗區正“昂首闊步”,將改革創新進行到底。

  與此同時,西安浐灞生態區將按照“332”産業發展體系,立足“大金融、大商貿、大文化、大健康”的現代服務業發展趨勢。在未來5年至10年,做強做大現代金融、會議會展、生態旅遊三大支柱産業,培育扶持文化創意、生態型新興産業、現代商貿三大主導産業,做精做細健康體育、涉外商務兩大特色産業,提升産業綜合競爭力,構建城市發展新增長極。

  據介紹,未來5年,西安浐灞生態區將擁有世界500強企業50家以上、領事館10座。(供稿 文/圖 西安浐灞生態區管委會 編輯 馬淑媛)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