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陳若星(葛靜 攝)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葛靜 高敏 謝文靜):2017年1月15日,陜西省政協委員陳若星在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採訪時説:“今年我的提案是關於垃圾分類,在西安建立垃圾處理廠。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我主要做了這方面的調研。”
人口增長快 西安市唯一一家垃圾填埋場不堪重負
據陳若星介紹,江村溝垃圾處理廠是西安目前唯一一個大型垃圾處理廠,這個處理廠是1994年建成的,截至2016年已經運營了22年。以前每天是7500噸的垃圾填埋量,但是現在西安人口增長快,城市人口體積飛速擴張,垃圾填埋每天只有800噸,不堪重負,西安急需建立新的垃圾處理廠。西安建立垃圾處理廠有一系列嚴峻條件,以前提過很過次建垃圾填埋廠,但是被否了,因為之前的江村溝垃圾處理廠建立後,讓附近的居民不勝其擾,嚴重影響了居民生活,尤其到了夏季,味道、蒼蠅很影響生活。雖然江村溝垃圾處理廠已經做得非常好,用防滲液、黃土填埋、塑膠薄膜一層一層地處理,處理得非常完美,但是畢竟量很大。
採用最好的垃圾處理方式 先做好垃圾分類是關鍵
西安這麼大的城市,七年中,西安正式戶籍遷入的人口有33萬,還有好多流動人口、新增人口等,遷移進西安的,雖然戶籍不在西安,但已經是西安的新市民,也會産生垃圾,現在生活的多樣性,垃圾也是多樣的,各種類型的。先不説建築垃圾,就只是生活垃圾、廚余垃圾等就特別多。雖然據調查顯示垃圾處理的最好方式是垃圾焚燒,但是焚燒垃圾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前提就是一定得分類處理好。國外一般都有很先進的技術,我們可以引進進來,可以在其他地方少花一點錢,但不能在垃圾處理上省錢。焚燒垃圾也是可以的,但前提是一定要引進最先進的技術,排除控制有害物質的排放,將有害物質降到最低。
但是,目前存在的問題是咱們國家垃圾分類處理一直沒有做到,前期看到垃圾箱都區分回收和不可回收,但是在運輸的過程中全都混到一塊了。咱們的垃圾車滲液,氣味特別大。垃圾分類是很重要的,垃圾分類不做好,建立垃圾焚燒廠也沒必要,還會産生很多危害。本來霧霾就很嚴重了,我們不能為了建立垃圾焚燒廠再産生有害氣體,所以加大力度建設現代化的垃圾處理廠已經迫在眉睫。
垃圾處理 看看國外怎麼做
2015年到江村溝垃圾處理廠調研時,調研結果顯示到2020年該垃圾場將處於飽和狀態,而現在即將飽和,問題太嚴重了。咱們樹立垃圾分類的理念、和實際處理都沒做到。例如,美國和日本每天給每個家庭一個廚余,所有垃圾都粉碎處理,像菜葉等粉碎處理可以隨著污水排放掉,廢紙回收,塑膠包裝等也減少使用,垃圾産生量很少。日本人買東西很注意,不會像咱們國人一樣,大手筆購買大件東西,他們會想著最後不需要時如何處理,會不會給社會帶來成本增加。對於這些問題,我就覺得很焦慮。也希望這些問題能引起社會各方的關注,大家一起努力讓我們的城市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