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建立醫療聯合體 完善城鄉醫療服務體系

三秦都市報2018-01-23 14:28:09

  漢中 醫改_fororder_484fb62b27fe2a72e8eae4ff1e37e7d0_img_444_838_232_140

  漢中 醫改_fororder_484fb62b27fe2a72e8eae4ff1e37e7d0_img_195_568_237_159

  漢中 醫改_fororder_484fb62b27fe2a72e8eae4ff1e37e7d0_img_8_788_168_222

  建立醫療聯合體是貫徹國家醫改精神、深化公立醫院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是推進醫療資源縱向整合、完善城鄉醫療服務體系、建立分級診療機制和雙向轉診的重要手段。 

  近年來,漢中市漢臺區率先在全市成立區域內的醫療聯合體,有效統籌全區醫療衛生資源,促進醫療服務分工協作機制,實現區級醫院與基層醫療機構的縱向資源流動,促進分級診療機制的形成,提高醫療服務體系的整體運作效率。通過建立重點專科對口扶持、預約診療、雙向轉診、同級醫院檢查結果互認等,提高醫療服務的協調性、連貫性、整體性,提高了常見病、多發病在基層醫療機構的首診比例,促使區級醫院逐步回歸疑難雜症診斷和科研教學。通過加強上級醫療機構對基層醫療機構的技術指導和人員培訓,提高了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 

  該區堅持自願簽約與政策引導相結合的原則,通過調動家庭醫生簽約團隊工作積極性、提高簽約服務吸引力、改革簽約團隊績效分配的方式,在全區範圍內建立起群眾信得過、團隊熱情高、服務效果好的家庭醫師簽約服務制度,實現基本公共衛生項目紮實推進、重點人群健康素養及健康指標顯著提高,基層衛生服務能力明顯提升的目標,從而引導群眾在基層首診,促進分級診療格局加快形成。 

  為此,該區組建了以區、鎮、村醫療技術人員、衛生管理人員、個體及退休醫生等構成的簽約服務團隊,由簽約團隊推選的第一責任人,代表團隊與服務群體建立契約關係,全面統籌服務團隊可提供的服務資源,協議提供健康服務。 漢臺區河東店鎮有常住人口2.3萬人,轄17個村(居)委會(其中11個村為山區貧困村),近年來“因病返貧”“因病致貧”的案例比較多。按照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精準扶貧”的具體要求,鎮中心衛生院因地制宜、想方設法、克服重重困難,對轄區困難群眾做出具體救助,並進行健康跟蹤和干預,讓群眾走出貧困,達到了每一個貧困家庭都能享受到社會的溫暖,黨和政府的陽光雨露。 

  對於農村的貧窮百姓而言,比“窮”更為可怕的莫過於“病”,尤其是“大病致貧”所帶來的沉重打擊。為此,鎮中心衛生院建立貧困人員急救通道,實施住院“先診療,後付費”便民措施。2017年6月,天臺村的李玉蓮腰椎骨折,接到電話衛生院立即派救護車將其接到醫院住院治療;平安村五保戶李狗娃,9月24日突發急性胃腸炎,接診後醫護人員帶上急救藥品立即趕往家中進行了免費救治;10月12日,平安村五保戶李善有肺部感染,衛生院及時將其從家中接來住院治療……一件件感人的事例,不僅使貧困戶患者得到了及時診救和治療,更詮釋了該院醫護工作者不忘初心、不辱使命、敢於擔當、樂於奉獻的崇高精神。

  在做好日常門診的同時,鎮中心衛生院克服人員不足困難,開啟五加二、白加黑工作模式推進全鎮健康脫貧工作,為全部貧困人員建檔立卡,為貧困戶提供“一對一”基本醫療,簽約545戶,1400人。有了“家庭醫生”讓貧困患者家庭重燃生活希望。無論是泥濘的鄉間小道、還是蜿蜒崎嶇的羊腸山路;無論是烈日當空的酷暑、還是風雪交加的嚴冬,在貧困村、在幫扶戶隨時可見他們的身影。他們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全力組織實施衛生醫療“六個一”精準服務項目,為65歲以上老年貧困人員免費查體全覆蓋,重症精神病貧困患者免費查體全覆蓋,免費為貧困育齡婦女發放葉酸,為1000多名貧困患者免費進行體檢,體檢項目包括:肝功、腎功、血脂血糖、心電圖檢測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為貧困戶每人免費發放健康急救箱一套、健康口杯一個,對慢性病患者增加體檢和隨訪。這些措施有力促進了全鎮健康水準的提升。 

  醫聯體的有效運行,大力助推了健康扶貧工作。醫聯體內區級醫療機構通過組織業務培訓、接收醫務人員進修等方式,有效提升了基層醫務人員工作能力;通過派駐專家到基層支援醫療服務,促進優質資源下沉,讓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就享受到區級醫療服務;通過組織醫務人員到貧困地區開展義診活動,為貧困群眾減少醫療支出;通過設置健康扶貧“綠色通道”,優化就診流程,幫助重病貧困群眾優先得到救治。(陳立英 向安平)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