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9月(上圖)與2012年9月(下圖),吳起縣退耕還林前後對比。延安市委宣傳部供圖
紅色聖地行(上)
編者按:
2018年開年不久,中宣部就在陜西延安召開“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主題座談會暨採訪活動。會後,包括南方日報在內的數十家中央媒體和部分地方媒體的記者深入延安各地開展了為期一週的採訪。期間,記者在革命老區尋訪中國共産黨的足跡和初心,感受黨的十八大以來延安各地嶄新風貌和深刻變化。
即日起,南方日報將連續3日推出系列報道“紅色聖地行”,傳達記者在延安的所見所聞,特別是革命聖地近些年來在生態保護、精準扶貧、發展旅遊等等方面取得的不俗成績及良好經驗。敬請垂注。
新年伊始,南方日報記者冒著嚴寒來到陜北延安。這個承載著光榮與夢想的紅色革命聖地陽光明媚、空氣清新,漫山遍野都覆蓋著植被。這與以往人們印象裏黃土高坡黃土裸露、溝壑縱橫、土地乾旱、植被稀少模樣大不相同。
延安市曾一度是黃河中游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全市約八成土地存在水土流失問題。在上世紀,每年有2.58億噸泥沙從延安衝入黃河,佔到入黃泥沙總量的1/6。
如今延安自然環境的巨大改善,是當地幹部群眾持續艱苦奮鬥近19年的結果。上世紀90年代末起,延安在國家退耕還林工程帶動下開始大範圍施行退耕還林和生態修復工作;2012年起更進一步,開展了全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工作。在市委前後幾任主要領導帶領下,延安採取多項措施,讓生態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退耕還林前入黃泥沙為2.58億噸,2010年以來年均量下降至0.31億噸,降幅達88%;2017年有313天空氣品質達到優良;“創森”工作也已在2016年9月達到目標。如今,黃土高坡上這座古老的城市正在煥發綠色新生機。
吳起縣退耕還林變化衛星圖
吳起:退耕還林第一縣
雪地裏,延安市吳起縣曹陽臺村村民藺治海望著3年前栽下的蘋果樹忍不住露出喜悅的神情。“開春後它們就要挂果了!近幾年鄉親們都開始种經濟樹種,像蘋果啊、桃啊、仁用杏啊,收入比種莊稼好幾倍,而且還綠化了環境。”藺治海對記者説。
現年59歲的藺治海是土生土長的曹陽臺村民,從小隨父輩們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受制于自然環境,以前當地糧食生産基本“靠天吃飯”,而過度的開墾以及家畜散養曾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
上世紀90年代初的吳起縣四下皆是裸露的黃土,植被覆蓋率不足20%。
曹陽臺村民藺治海介紹退耕還林情況 攝影 金祖臻
“下一場大雨流一次泥,種一茬莊稼剝一層皮”是當時生態的真實寫照。惡劣的生態環境不僅影響了群眾生活水準的提高,也嚴重制約了社會經濟的發展。1998年,吳起縣在全國較早開始實施封山禁牧、退耕還林。次年,國家在延安提出退耕還林,開展大規模生態建設工程。藺治海清晰地記得,那時候上山種樹,每年1畝地可以領到160元的補助。“比在山上種地的收成多,大夥兒積極性都很高。”藺治海説。
2013年起,延安市又率先全國啟動了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建設,吳起縣全縣完成新一輪退耕還林21.3萬畝。吳起縣退耕還林辦公室主任劉生亮介紹道,在新一輪的退耕還林政策中,當地對林分結構做出調整,放開了對樹木品種的限制。“過去只能培育生態林,現在大約有40%為經濟林。”劉生亮説。
藺治海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將自家的10畝地從過去種糧食改種蘋果樹。他説,當地村民種植蘋果樹的年純利潤1畝地約為5000元,而種糧食只有200多元。如果是在坡度大於25度的坡耕地上種植蘋果樹,還可另享退耕還林政策補助,每畝地為1500元(分3年發放)。
截至2018年,該縣累計兌現退耕還林補助資金19.1億元,有22876戶105426人享受政策,戶均領取補助資金83494元,人均領取補助資金18117元。
退耕還林、推廣經濟林等一系列做法讓自然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全縣的林草覆蓋率已提升至72.9%。相較于1997年,土壤年侵蝕模數由每平方公里1.53萬噸下降到目前的0.5萬噸以下,年降雨量也由478.3mm增至582mm。
吳起縣在全國150多個退耕還林縣(市、區)封得最早、退得最快、面積最大、群眾得實惠最多的縣份,被譽為“全國退耕還林第一縣”。如今,在吳起退耕還林展覽管理,一張地貌今夕對比圖讓令人驚嘆不已,人們難以想像,如今青山綠水的土地曾經那般荒涼不堪。
近19年退耕,一任接著一任幹
吳起縣的變化是整個延安市自然生態改善的一個縮影。記者在吳起、志丹、延川、洛川、黃陵等多個縣以及寶塔、安塞兩個區看到,雖然現在北方冬季只有松柏吐露綠枝,但山川河谷大多有植被覆蓋,大塊黃土裸露的畫面很少看到。
特別令人驚喜的是2018年初黃陵縣沮河下游迎來了一群美麗的“客人”。它們是百餘只遷徙候鳥,有鴛鴦、綠頭鴨、秋沙鴨等,或成群結隊地在河上、樹林裏飛翔,或在安靜的草叢邊睡眠,引得當地群眾和遊客紛紛駐足觀看、拍照。
2018年初,生態條件改善後黃陵縣沮河下游飛來的候鳥
黃陵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秦延輝説,這些野生珍禽的出現,是當地近幾年森林覆蓋率大幅提高、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的結果,“退耕還林以來,全縣累計完成造林面積20余萬畝,全縣林地面積突破260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了75.5%。”
據了解,延安全面推開生態建設始於1999年,當時國家提出了“退耕還林(草)、封山綠化、以糧代賑、個體承包”十六字方針。2007年起,在延安市委領導下,各項新舉措不斷推出並取得明顯實效;特別是黨的十八大後,延安生態文明建設突飛猛進,2013年起,市裏又自籌資金開始新一輪退耕還林。
延安市林業局局長付天平説,延安的生態建設是一任接著一任幹。近19年間,全市累計完成退耕還林面積1077.46萬畝,佔到國土面積的19.4%。退耕還林前入黃泥沙為2.58億噸,2010年以來年均量下降至0.31億噸,降幅達88%;土壤侵蝕模數由每年每平方公里9000噸降為1077噸,降幅88%。
通過衛星圖可以直觀地看到,延安的整體面貌發生了巨變,已從過去的黃土漫漫變成了如今的青山綿延。到2017年,延安市植被覆蓋度已由46%提高到81.3%。
延安市退耕辦主任仝小林稱,退耕護岸林對延安、乃至黃土高坡的整體生態環境改善都有著重要意義。“近幾年在延安蘋果栽培能夠不斷北移,除了栽培技術和蘋果品種的因素外,生態環境的變化也有著重要影響,如今北部的降水量相較于退耕還林前有了明顯提升,為蘋果樹生長提供了重要自然條件。”仝小林説。
退耕還林也催生了新的“生態經濟”。越來越多的都市人去鄉村休閒度假,農家樂、鄉土體驗等旅遊為村民們帶來新收入。在南泥灣,農民新增收入中的10%至15%,是來自於“生態經濟”。政府將扶貧工作與退耕還林緊密結合,優先雇傭困難戶群眾做森林管護員,讓他們獲得固定收入;同時,很多農民進城打工,家庭收入得到明顯改善。吳起縣曹陽臺村的藺治海説,現在種地少了,生活反而更好了,幾個孩子都去市區工作,家裏也買起了小汽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2018年初,生態條件改善後黃陵縣沮河下游飛來的候鳥
2018年初,生態條件改善後黃陵縣沮河下游飛來的候鳥
“創森”成功,綠了城市惠及民生
結合生態環境的改善,延安市于2011年底決定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並在2012年正式啟動。在生態環境脆弱的黃土高坡上創建森林城市,這在當時很多人看來簡直不可思議。
但是,據付天平介紹,“創森”工作開展以來,延安按照《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制定了高標準的《延安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統籌推進“創森”“六大工程”實施,到2015年底,就全面完成了各項建設任務,達到或超過了國家森林城市各項要求。
“三山夾兩河”是當地人對延安市的直觀形容。延安地處沿河河谷,周圍是寶塔山、清涼山、鳳凰山三座山,城市沿著延河、南川河延伸。線性城市,人多地少,建綠空間匱乏。“創森”實施後,全市累計新造林面積達到364.08萬畝。其中建設年期間新造林286.9萬畝,佔市域面積的5.16%,平均每年增加市域面積1.72%,年均新造林面積是國標要求的3.44倍。
城市綠地不僅要綠化,還要美化。在“創森”過程中,當地緊緊圍繞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建設生態宜居延安這一目標,統籌開展了延安中心城區、縣城建成區、重點鄉鎮、新型村莊社區綠化美化建設,以及市域範圍內水岸綠化、道路綠化等森林生態廊道建設。
2018年初,生態條件改善後黃陵縣沮河下游飛來的候鳥
革命歌曲《山丹丹花開紅艷艷》唱響了大江南北,使得生長在延安的山丹丹花家喻戶曉。事實上,除了山丹丹,牡丹花以及柏樹、蘋果樹都是延安的象徵。在“創森”過程中,延安大力推廣這些品種的種植,為鞏固和推廣當地文化形象做出鋪墊。
為了讓綠色更貼近居民,延安市中心城區共建成包括山體公園、綜合公園、居住區遊園、專類公園、帶狀公園和街旁綠地等500米服務半徑休閒綠地所覆蓋的居住區面積為0.68萬畝,公園綠地500米範圍內對居住區覆蓋面積比例為96.87%,讓黃土高坡的居民在家門口享受到綠色。
經過近5年的努力, 2016年9月,延安市被授予象徵著中國城市綠化成績的最高榮譽——“國家森林城市”稱號。這徹底顛覆了無數人對延安的傳統印象。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現在,延安幹部群眾正按照黨的十九大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的新要求,制訂新措施,作出新努力。生態綠色作為延安的新名片必將越擦越亮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