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記者從安康市國土資源局獲悉,今年10月底前,安康市“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房建設將全面竣工並交付使用,屆時安康市11.13萬戶34.9萬名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將住進新居。
2018年,安康市既要完成“十三五”34.9萬人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房及功能配套設施建設任務,還要加大對搬遷群眾就業興業扶持力度,確保如期脫貧。為了加快搬遷安置項目建設進度,安康市緊盯建成率、配套率、入住率“新三率”,細化任務、夯實措施,在保證品質和安全的前提下,全面加快建設進度。一季度重點抓開工,春節前抓好立項、環評、災害評估、招投標等前期手續辦理,力爭春節後全面開工建設;二季度抓“雙過半”,緊盯4月至6月建設黃金期,加足馬力,快速推進,力爭年度任務、建設進度雙過半;三季度低層、多層抓建成,高層抓主體封頂,同時加快配套設施建設,確保四季度所有搬遷項目建設進度達到相關要求。在狠抓項目建設的同時,安康市針對已建成社區的設施配套、環境改善、就業增收、服務保障以及新民風建設等內容,圍繞“建什麼、啥標準、誰來管、怎麼管”問題,開展專題調研,完善規章制度,明確職責分工,加大幫扶力度,強化服務管理,確保搬遷群眾的權益保障落實到位。
為了促進搬遷群眾穩定就業,安康市深入推進“先業後搬、以業促搬”“一區一策、一戶一法”“搬遷戶+”“社區工廠”等就業脫貧致富模式,通過培育發展産業、疊加其他脫貧措施,促進搬遷群眾就業增收。同時,安康市搶抓蘇陜扶貧協作機遇,主動承接東部産業轉移,引進適合發展的産業集群,壯大移民搬遷社區工廠,促進搬遷群眾就近就地就業,力爭到2018年底,引進以毛絨玩具為主的社區工廠100家,解決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就業1萬人。(記者 喬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