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春運路上的“變”與“不變”

三秦都市報2018-02-08 09:02:54

  【今日看點 加摘要】春運路上的“變”與“不變”   

  購票方式的改變讓排隊一去不復返    本報記者李宗華攝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漫漫回家路正不斷發生著新變化,人們春節返鄉的腳步也變得更加從容。2018年春運,回家路上有哪些變化,又有哪些不變的主題?三秦都市報記者帶你去聽一聽,看一看。

  買票不用再排長龍

  談到春運路上的“變”,48歲的王軍虎感嘆,“扛著棉大衣整夜排長隊買票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老家在山西大同的王軍虎和妻子在西安打工21年。以往每到年前,他就開始為買返鄉票的事頭疼。如今,隨著網上訂票的興起,王軍虎的頭疼事沒有了。2012年開始,我們過年回家的票就是娃在網上給訂的,我們直接到火車站拿身份證取,再也不用大冷天排隊一整天了。”昨天,剛從售票窗口取了票的王軍虎臉上難掩即將回家的喜悅,連連對如今的售票方式點讚。

  網絡支付讓購票更方便

  在90後小夥小李眼裏,春運路上的“變”則是“現金支付到網絡支付”。今年21歲的他在西安某大學念大三。以前只能現金買票,小李還曾為此事犯過難。“去年暑假我回家,想著不算旺季沒有提前在網上訂票。結果來了火車站買票發現沒現金還買不了。”小李説,“網絡支付方便、快捷,能節省不少時間。現在售票大廳裏不再排起長龍,我覺得跟賣票效率高了也有關係。”

  高鐵大發展“縮短”回家的距離

  西安火車站的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今年春運大家普遍覺得“人少了”,鐵路部門等各方面效率提高是一方面,客運結構變化也是一個原因。“高鐵網絡不斷完善,分流了相當一部分旅客。”在雁翔路上開了家牛肉麵店的蘭州小夥王濤,就是被高鐵“分流”的一位。“以往到了這時候,我基本上已經關店回家了。今年不用辛辛苦苦趕火車,坐高鐵3個來小時就能到,多掙幾天錢,到了臘月二十五再回。”王濤笑稱,寶蘭高鐵的開通,一下子縮短了他與家的距離。

  行囊輕了 回家的路瀟灑了

  在西安某建築公司上班的徐岩今年回家的行李只有一個背包,往年的他可不像現在這般瀟灑。“我家在南方,家人朋友都挺喜歡吃西安的涼皮,以往我每年回家都要拉個箱子買上幾十份涼皮帶回去。這兩年我乾脆早早買好連同我的行李一起快遞回去。”徐岩打趣稱,以後再也不用狼狽地當“代購”了。

  車站的人性化服務越來越好了

  連日來,三秦都市報記者在西安火車站看到,從站外到站內,各種變化也非常顯眼。春運服務智慧化,站內外多了好幾部免費電話。

  火車站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比如我們今年還為旅客提供托運服務,免費托運20公斤內的行李。整套流程與坐飛機辦托運一樣,非常方便,這些變化説起來太多。”這名工作人員説,時代在變,卻並未改變他們的服務宗旨,對旅客如親人、全心全意服務旅客的理念,這是傳承和堅守,是可貴的“不變”。 (首席記者 張晴悅 )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