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在選購土特産(蔣虛 供圖)
新奇的遊客紛紛拍照(蔣虛 供圖)
原汁原味的山貨很是吸引遊客(蔣虛 供圖)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春節臨近,年味漸濃,2月6日,陜西省漢中市勉縣精準扶貧年貨節在諸葛古鎮張家河鎮精準扶貧農特産體驗館啟動,7名第一書記為上百種土特産、手工藝品代言。
年貨節展銷了臘肉、娃娃魚、土蜂蜜等土特産,貧困群眾製作的手工藝品也“閃亮登場”。這些來自大山裏的土貨、山貨受到熱捧,吸引來自各地的遊客駐足選購。
“天麻燉湯,可大補元氣、滋補肝腎、強身健體、抗嚴寒;燉湯,具有……”金花廟村第一書記張霞有了個新“身份”,他成為張家河鎮天麻的“代言人”。在她的積極宣傳下,許多遊客紛紛購買。
“沒想到在這就能買到正宗的山貨,再也不用託人到山裏去買了。”來自西安的李先生驚喜地説,他當即就選購了兩塊臘肉和一包天麻幹。
勉縣張家河鎮地處秦嶺深處,地理偏遠的“先天不足”造成該鎮貧困發生率高達30.1%。也恰因山高谷深、氣候溫潤,盛産優質的木耳、香菇、土蜂蜜、天麻、豬苓、西洋參等土特産,遠近聞名。卻由於交通不便、銷售渠道不暢,長期“養在深閨人未識”,群眾“守著金山討飯吃”。
去年10月,張家河鎮與陜旅集團簽訂協議,在諸葛古鎮景區內建立了佔地1600余平米的精準扶貧農特産體驗館,設置土特産館、中藥材館、生態家園、動物家園、鄉情館5個展館,讓遊客在觀、遊、體驗中了解、選購、宣傳張家河優質土特産,起到了推動旅遊開發、促進産業扶貧成效雙重作用。十一黃金週期間,體驗館單日最高銷量達2萬元,開闢了“農民增收、農産品增值、景區增色”的新路徑。
“舉辦年貨節為了進一步打通打通山貨‘出山’最後一公里,幫助貧困群眾致富增收。”張家河鎮黨委書記鄒樹興説,年貨節將持續1個月,預計能為群眾帶來十幾萬元的收入。(文│梁袁華 蔣虛 編輯 段曉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