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牢記使命勇擔責 汲取力量再前行——陜西紮實落實全面從嚴治黨
陜西注重用好延安、照金、馬欄、梁家河等紅色資源,加強黨員幹部黨性教育和黨性錘鍊。 (陜西日報記者 楊小兵攝)
這是初心堅守的三年,這是力量迸發的三年,這是從延安精神中汲取全面從嚴治黨力量的三年。
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2月來陜視察以來,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來陜視察重要講話精神,切實遵循追趕超越定位,堅決落實“五個紮實”要求,始終牢記“全面從嚴治黨要繼續從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的囑託,不斷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偉大工程,以全省黨的建設的實際行動、新的成效,為譜寫陜西追趕超越新篇章提供了根本保障、開闢了全新局面。
延安精神:黃土地上的不變初心
2017年11月3日,黨的十九大後剛剛履新的陜西省委書記胡和平,就來到革命聖地延安學習調研,重溫入黨誓詞,感悟延安精神。
“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産主義奮鬥終身!”在寶塔山下,胡和平面對鮮紅黨旗,再次莊嚴宣誓。他説,今天我們弘揚延安精神,就是要牢記其中蘊含的不變初心和堅定信念,把黨為人民謀幸福的宗旨實踐好、實現好。
楊家嶺、寶塔山、梁家河……在這些具有特殊意義的地方,胡和平向全省廣大黨員幹部發出號召:要自覺從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在追尋習近平總書記梁家河歲月中獲得教益,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不斷譜寫陜西追趕超越新篇章。
這是對新時代陜西黨員幹部的動員,也是給新時代陜西黨員幹部的命題。
三年來,全省廣大黨員幹部自覺從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不斷增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始終保持追趕超越的良好精神狀態。
2015年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中,省委堅持把弘揚延安精神貫穿全過程,省委常委班子在3個專題6次學習研討中緊扣延安精神,注重向“時代楷模”贠恩鳳、優秀基層民警汪勇、優秀基層幹部張明俊等先進典型學習。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圍繞省委列出的7個方面突出問題,對照延安時期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的好傳統好作風,深入查找不嚴不實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尤其是對照習近平總書記延安“四問”,查擺問題,落實整改。
2016年4月初,結合紮實搞好“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時任陜西省委書記婁勤儉、代省長胡和平深入延安市考察調研,強調要自覺從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當好延安精神傳承人,把“五個紮實”要求作為基本遵循,保持追趕超越的精氣神,奮力譜寫陜西追趕超越新篇章。
胡和平同志當時就指出,陜西省是延安精神的發祥地,也是習近平總書記知青時期插隊的地方,具有開展學習教育的更好條件和獨特優勢,要努力實現學習教育和改革發展兩手抓、兩促進。
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全省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大力弘揚延安精神,突出向中央看齊,突出持續性、經常性、針對性、層次性、實效性,確保“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成為我省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性工程,成為讓黨員受教育、讓群眾滿意的民心工程。
延安精神——黃土地上的信念根脈、紅色基因、力量源泉。三年來,全省廣大黨員幹部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視察重要講話精神,自覺從延安精神中汲取全面從嚴治黨力量,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四個意識”、鞏固“四個自信”,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始終忠誠于黨的核心、維護中央權威,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能力水準,切實推進中央決策部署在陜西落地生根。
“三項機制”:幹事創業的“陜西動力”
自2016年6月13日發佈伊始,“三項機制”就成為陜西政治生態的重要“優化器”,成為全省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響亮“動員令”。
決勝全面小康、奮力追趕超越,關鍵在於強化擔當、真抓實幹。正是著眼于為實現追趕超越、落實“五個紮實”提供制度保障和人力保障,陜西省委出臺實施了在全省影響廣泛而深入的“三項機制”。
所謂“三項機制”,即《黨政幹部鼓勵激勵辦法》《黨政幹部容錯糾錯辦法》《推進省管黨政領導幹部能上能下辦法》。其中,鼓勵激勵機制重點解決幹部幹事創業內動力不足的問題,讓能幹事、幹成事的幹部得褒獎、獲重用;容錯糾錯機制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三個區分開來”要求,鼓勵探索、寬容失誤,讓敢擔當、敢創新的幹部沒顧慮、有舞臺;能上能下機制重點解決幹部幹事創業外壓力不夠的問題,讓不適應、不作為的幹部受懲戒、讓位子。“三項機制”貫穿“能者上、幹者容、庸者下”核心精神,形成了各具特色、操作性強、相互配套、系統科學的制度體系。
短短幾個月時間,“三項機制”從無到有再到實施,彰顯了陜西省委推進幹事創業、加快追趕超越的使命感與緊迫感——
2016年1月,陜西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要在幹部隊伍建設中推進實施“能上能下”、創新激勵機制,建立合理容錯機制,隨後“三項機制”相關工作加快推進;
4月19日,陜西省委主要負責同志到省委組織部調研,對探索建立“三項機制”提出要求;
4月21日,陜西省委召開有15位縣(市、區)委書記參加的座談會,聽取對“三項機制”的意見和建議;
5月28日,陜西省委常委會審議通過了“三項機制”文件;
6月13日,陜西省委正式印發“三項機制”文件;
……
實施以後,“三項機制”迅即成為全省黨員幹部勇於擔當負責、積極幹事創業的精神動力和制度保障。寶雞市把縣委常委直接提拔為正縣級領導幹部,不僅打破了幹部晉陞中一步一個臺階的做法,而且産生了良好的正向激勵效果,引導幹部以實幹立身、以實績競爭,為經濟社會發展聚集了正能量。榆林市突出容錯糾錯“可操作”,細化了容錯認定程式,明確了容錯界限,增加了支持改革探索、推崇創新突破、弘揚擔當負責、鼓勵積極作為等方面的容錯情形。漢中市將幹部“能下”細化為不勝任崗位調整、工作不力調整、不適應擔任現職調整、不能正常履職調整等4大類50種情形,為幹部“能下”劃出了硬杠杠,倒逼幹部奮發有為。
據陜西省委組織部統計信息,截至2016年12月下旬,“三項機制”實施半年間,全省共鼓勵激勵幹部1122人,容錯糾錯幹部156人,能下調整幹部489人,在廣大幹部中營造了能幹事、敢幹事、幹成事的濃厚氛圍。接受採訪的一些幹部反映,這些制度讓幹出實績的幹部“揚眉吐氣”,讓敢闖敢幹的幹部“不挫銳氣”,讓尸位素餐的幹部“羞愧服氣”,為黨風政風帶來清新之氣。
“三項機制”最大限度激發出黨員幹部的擔當精神,激發起他們幹事創業的勁頭,匯聚起追趕超越的強大力量。實踐證明,“三項機制”充分體現了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已經成為陜西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創新、重要抓手、重要成果。
黨建創新:全面從嚴治黨的“陜西品牌”
“帶頭開展好批評與自我批評。從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拿起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講清楚自身在對黨忠誠、個人乾淨、敢於擔當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高品質、高標準開好年度專題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
這是2015年4月24日陜西省委中心組第二十三次學習“課堂筆記”中的第3條。這次學習,是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視察後省委中心組進行的第一次學習,“從延安精神中汲取全面從嚴治黨力量”的主旨要求,貫穿始終。
三年來,在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中,市縣鄉村換屆順利完成、選派“第一書記”、黨代表工作室、基層黨建提升等一批陜西黨建創新工作相繼在全國産生良好反響,成為有巨大影響的黨建“陜西品牌”,反映出陜西黨建工作的全面推進、全面提升。
在“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升年”活動中,全省各級黨組織通過標本兼治、綜合施策、一村一社區一策的辦法,對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進行綜合整治,對整頓情況進行暗訪督查和每月通報,使村(社區)班子強起來、制度建起來、作用發揮好起來。突出創先爭優,深化“評星定級、爭創雙強”活動,提升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的黨組織覆蓋率和工作覆蓋率,推動黨的建設和非公企業、社會組織發展互動雙贏。堅持“硬體上量力而行、軟體上盡力而為”,實施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清零行動”,引導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積極作為、更大作為。此外,全省107名金融類和43名科技、經營管理、城建類幹部,奔赴基層一線新的崗位,從而首次實現了陜西專業幹部到全省縣(市、區)挂職全覆蓋。
決勝全面小康、奮力追趕超越,關鍵在黨,在黨要管黨,在全面從嚴治黨。
管黨治黨愈加有力,力量來自延安精神。全省各級黨組織深刻挖掘延安精神豐富內涵,不斷從中汲取信念力量、真理力量、為民力量、奮鬥力量。
省委認真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把加強幹部隊伍建設作為黨建工作的重點,在繼續深入落實“三項機制”的同時,突出政治過硬、紀律嚴明、本領高強“三條要求”,強調堅持黨管幹部原則和“好幹部”標準,強化黨組織的領導和把關作用,加強幹部日常管理監督,著力打造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幹部隊伍。
三年來,省委緊緊扭住全面從嚴治黨不放鬆,在從嚴管理中強化教育、選用幹部、改進作風、嚴懲腐敗、優化機制,營造良好政治生態。
——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之以恒;
——派駐監督和巡視監督實現全覆蓋;
——反腐敗鬥爭力度持續加大;
——黨風政風民風煥然一新;
……
三年來,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來陜視察重要講話精神,把落實“兩個責任”作為抓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牛鼻子”,省委帶頭落實主體責任,全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全省持續鞏固和深化黨的十八大以來作風建設成果,持之以恒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馳而不息糾正“四風”,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鍥而不捨搞好作風建設,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以優良作風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擁護。
不忘初心奮進新時代,振奮精神激發新力量。汲取全面從嚴治黨力量,陜西一直在路上。在新時代新征程中,陜西廣大黨員幹部將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繼續紮實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視察重要講話精神,將延安精神與不忘初心、堅定信念、擔負使命、繼續前進對接,繼承和弘揚好優良傳統,全力走好新時代長征路,以追趕超越的新成效,不負總書記重托,回報人民期待,回應歷史考驗。 ( 陜西日報特別報道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