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北斗三號衛星導航系統家族的新成員——第五顆和第六顆衛星成功發射。位於西安航天基地的航天五院西安分院,為北斗導航“雙星兄弟”研製生産了全部核心繫統(有效載荷系統)産品,使北斗全球導航系統的核心繫統産品實現了100%國産化。
建設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國際一流全球導航系統,除了對北斗全球導航系統的性能指標提出了苛刻要求,更重要的是關鍵技術和産品研製都必須自主可控。承擔任務的陜西航天人對自己有著更高的要求,他們的目標是不斷增加中國“智造”的含金量,趕超國際一流,建設與GPSⅢ(美國第三代全球定位系統)水準相當、具備自身特色的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北斗衛星有效載荷系統相當於人類的大腦和感官系統,涉及的産品眾多。西安分院在原子鐘、行波管放大器、固態放大器、微波開關、大功率隔離器等5大類19項國産化部件方面積極推進研製。在北斗三號衛星有效載荷和星間鏈路的研製過程中,西安分院以“全國大聯合”的開闊視野,形成了由20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組成的研製隊伍,最終實現了有效載荷部件100%國産化,增加了陜西“智造”的含金量。
業內專家告訴記者,在惡劣的太空環境中,沒有一顆強健的“心臟”,衛星將難以完成艱巨的使命。西安分院的科研人員就為北斗“雙星兄弟”研製並安裝上了強大的“中國心”——新一代高精度銣鐘。
銣鐘作為導航衛星的頻率基準,直接決定著導航衛星定位、測距、授時的準確性,是整個導航衛星的心臟。西安分院早在2003年起就開始了銣鐘的工程化研製。通過持續技術攻關,科研人員不斷提高北斗導航衛星時頻系統的穩定度和準確度。新一代高精度銣鐘使導航衛星信號品質大幅提高,定位和測速精度提升了近5倍,對提高北斗導航系統測量精度具有決定性作用。
北斗三號衛星“中國心”的形狀小巧精緻,其性能不亞於國外同類産品。同時,新一代高精度銣鐘的定位、測距和授時功能更加精確。經過一系列太空驗證,陜西“智造”的“中國心”將幫助“雙星兄弟”完成更多任務,提供更加精確的定位服務。 (記者 沈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