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寶雞市在國務院批復的《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中被列為次核心城市。這為寶雞構建國際化的經濟體系提供了難得機遇。
多年來,寶雞市經濟發展連續穩中向優。2017年全市預計完成地區生産總值2150億元,同比增長9%;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000億元,增長9.5%;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3824億元,增長19.5%。以生産總值突破20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突破3000億元為標誌,寶雞市綜合實力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2017年,吉利36萬台汽車發動機下線,24萬輛整車生産線二次技改項目建成投産,華潤豐臺山100兆瓦風電項目並網發電,法士特100萬台輕卡變速器、陽平鐵路物流基地等項目順利開工,150萬噸甲醇二期項目、航天7107項目等一批重大産業項目正在加快建設。寶雞市2017年實施追趕超越重點項目443個,是西部地區名副其實的工業重鎮,為“陜西製造”乃至“中國製造”增添了不可忽視的力量。
近年來,寶雞市以文化旅遊、電子商務和餐飲為代表的第三産業發展強勁有力,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一批地域標誌性的文化旅遊景點深受中外遊客的青睞,寶雞市還深入實施了“互聯網+”工程,扶風、隴縣入圍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産品遠銷海外,實現網絡零售額80億元,達到了“寶雞美食走出去”的目標。
如此高速的發展步伐,寶雞市依賴的不僅僅是雄厚的工業、文化歷史積澱,還有現代立體交通的助力。
曾經的川陜公路、寶成鐵路等讓寶雞市成了交通樞紐,但由於技術標準較低,也只能是低水準的樞紐。2017年3月,國家正式發佈《“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寶雞市被確定為37個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之一。寶雞市委就此提出,全面實施投資1000億元的航空、公路、鐵路、物流建設工程,鞏固、提升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地位,為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提供關鍵支撐。2017年9月,寶雞市政府出臺的《關於加快構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內通外聯、公鐵互補、空地立體、銜接順暢”的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讓公眾出行更加便捷,貨物流通更加順暢。
鄭(州)西(安)客運專線延伸線西(安)寶(雞)客專直達寶雞;寶雞市第一條地方鐵路寶(雞)麟(遊)鐵路正式投運;寶雞至漢中鐵路正在謀劃;寶雞機場的規劃建設正在加緊進行……機場、鐵路、高速公路等構成了寶雞對外交通運輸的大通道,對旅遊、物流産業都將産生極大的帶動作用。
寶雞市委政研室的蔡廣林説:“當前和今後,寶雞將用戰略思維、世界眼光和國際水準,充分利用國家政策支持和進一步開放開發機遇,以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重要的國際化區域性中心城市為目標,實施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高水準的對外開放戰略,構建與開放型經濟相適應的現代産業體系,進一步推進開放型經濟突破發展。”(記者 陳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