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擼起袖子擦亮“陜西藍”

陜西日報2018-03-01 16:50:04

  大氣污染治理,是陜西環保工作的頭號工程,也是陜西自上而下進行的一場動真碰硬的攻堅戰。

  2017年,陜西以超常的工作、超常的措施和超常的力度,鐵腕整治大氣污染,空氣品質明顯改善,全省全年優良天數平均238.5天,同比增加8.3天;PM2.5平均濃度5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1%。

  2018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陜西將繼續以關中治污降霾為重點,持續推進“1+9”專項行動,著力解決大氣污染的突出問題,推動全省空氣品質持續好轉。

  百姓藍天幸福感與日俱增

  “去年冬天,西安的藍天一下多了起來。往年冬天晚上睡覺都要開空氣凈化器,去年基本沒怎麼用。”家住西安市長安區的劉靈霞説。

  監測數據的變化也印證了市民的感受。2017年,關中地區全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平均198.3天,同比增加7.5天;PM2.5平均濃度6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2%;優良天數和PM2.5濃度下降比例均超額完成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增加5天和下降3%的目標任務。西安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180天,PM10和PM2.5年均濃度比2013年分別下降31.2%和30.5%。銅川累計收穫優良天數242天,同比增加32天。2017年初還是關中地區空氣品質最差的咸陽市,通過關閉、改造磚廠和燃煤鍋爐拆改等措施的實施,2017年PM10濃度同比下降8.7%,PM2.5濃度同比下降2.4%。

  百姓藍天幸福感的增強,還得益於陜西省實施的《2017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實現全省10萬千瓦以下機組全部達標排放,不達標機組全部停産;制定高污染車輛禁行相關措施,建立國Ⅰ、國Ⅱ排放標準車輛禁止進入關中各市主城區制度;建材行業全面實施錯峰生産,水泥、磚瓦窯、陶瓷、石膏板、防水材料等建材行業,冬季供暖期間全部實施停産;水泥粉磨站在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實施停産。一系列史上最嚴的大氣污染防治舉措的落地,有力地保衛了陜西的藍天。

  2017年冬季,關中地區空氣品質改善明顯,11月至12月優良天數平均24.5天,同比增加12.4天;重度以上污染天數平均6.5天,同比減少14.1天。

  把握總基調精準施策降霾

  堅持最嚴格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格的執法,是陜西2017年治污降霾工作的總基調。

  早在3月份,陜西印發《陜西省“鐵腕治霾·保衛藍天”2017年工作方案》和煤炭削減、“散亂污”企業清理取締、涉氣重點污染源環境監察執法、燃煤鍋爐拆改、揚塵治理、聯防聯治等9個專項行動方案,及早謀劃,明確目標,穩步推進。

  燃煤是陜西的主要大氣污染源。

  “以前用煤窯燒陶瓷,要燒到1280攝氏度,還要不間斷燒一兩天,一窯要燒掉10噸左右的煤。現在用電窯爐,升溫快,又省錢,還不污染空氣。”銅川陳爐陶瓷廠的陳師傅説。

  陳爐陶瓷廠的變化是陜西2017年以減煤為主要措施開展治霾工作的縮影。全省大力推進煤改氣、煤改電工程,加快燃煤鍋爐淘汰和環保改造,推進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全年治理城鄉散煤800余萬噸,累計拆改燃煤鍋爐1.1萬台。

  2017年,陜西持續推進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燃、增綠六大舉措,清理取締“散亂污”企業2874戶,完成全年任務的178%;治理油煙項目27187個,完成率達106%。污染物排放量持續下降,減排重點工程完成率達100%。同時,全省重點領域超低排放改造西部領先,全年新增27台607萬千瓦超低排放煤電機組。

  持續發力保衛藍天

  2017年1月上旬,一場大雨洗刷了西安多日的重霾。受降水和冷空氣的共同影響,這場持續多日的重污染過程終於告一段落,霾消散,空氣清新,西安市民紛紛走出室內,外出活動。而這場恰逢其時的雨,是西安市人影辦開展的人工增雨。

  據了解,除了採取減煤、控車、禁燃等措施,西安市還將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作為應對重污染天氣、改善空氣品質的重要一環。2017年,西安市共開展人影作業23次。其中,3月下旬和10月在西安開展人工增雨後,當天空氣品質就明顯好轉。“下一步,我們將繼續主動與有關部門對接,組織實施立體化人影增雨作業,為清潔空氣和治污減霾、森林防火和抗旱減災而積極作為,努力取得社會、環境、生態綜合效益。”西安市氣象局局長羅慧説。

  2018年,陜西將繼續以關中為重點,著力解決百姓熱切關注的環保突出問題,增強百姓藍天幸福感。同時,還將持續推進“1+9”專項行動,集中抓好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重點時段、重點行業和重點工作,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強化聯防聯控聯治,持續發力保衛藍天。

  “保衛藍天不光是政府的事,我們市民也應積極主動參與治污降霾工作。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在生活中作出一些‘綠色’的改變,都能節約、珍惜資源,相信保衛藍天的攻堅戰一定能打贏。”西安市民劉一虎説。本報記者董渺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