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方蘭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王濤):“作為新當選的全國人大代表,我深知這既是至高榮譽,更是沉甸甸的責任。”全國人大代表、陜西師範大學西北歷史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方蘭説,作為一名新代表,在履職過程中,要充分發揮代表作用,始終代表人民群眾的利益和意志,積極建言獻策,積極反映人民群眾的訴求和呼聲。
方蘭表示,目前各高校都在進行“雙一流”建設,每個大學都在盡最大的努力做科研、培養人才。作為人大代表,還是希望呼籲國家能對中西部高校有更多傾斜:“因為畢竟中西部地區在人才儲備、地緣優勢方面還是有很大差距,人才流失現象也依然存在。希望有好的人才加入我們團隊。有好老師就有好學生,就會形成良性循環。”
此外,方蘭也提到,在基礎教育方面,由於家長對孩子的學業重視過多,而在孩子的道德品質塑造、體能培養方面關注比較少,學校在這方面的課程設置也比較少。因此,她認為,在未來教學和培養學生的過程中,不管是小學、中學還是大學,都應該在德育和體育方面加大比重。
方蘭認為,在德育方面,比如高中階段可以組織一些志願者的服務活動,一方面是做貢獻,另一方面也可以讓高中生得以了解社會,並在了解社會的過程中,知道服務和奉獻帶來的快樂,更多理解別人,珍惜別人的服務。在體能方面,未來快節奏的社會對體能要求會越來越高,我們的民族要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不僅要充滿智慧,也要有強健的體魄。
“教育不光是學校的責任,也是家庭和社會的責任,家庭和社會可以帶來潛移默化的作用。我們希望培養出來的人才,不僅有知識,更要有對國家和民族的責任感。”方蘭表示,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種歷史感、責任感、使命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