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關中平原城市群開放發展,構築向西開放有力“支點”。(資料圖片)
“高鐵建設投入巨大,每公里投資超過1億元。但為了加快推進區域之間互聯互通,我省主動推動延榆、西康高鐵建設,讓陜西南北向高鐵加快貫通,為陜西開放發展提供有力支撐。”2月23日,陜西省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説。
高鐵建設作為“國家工程”,其線路規劃和建設進度一般由國家層面主導。為了將延榆、西康高鐵的建設時序提前,在與中國鐵路總公司多次溝通、對接後,陜西最終得以主動推動這兩段高鐵的融資和建設,進而加快南北向的物流帶和産業帶發展。
最新公佈的《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提出,要以大西安都市圈為中心,依託包茂高速、包海高鐵等南北向交通運輸通道,帶動銅川、延安、榆林、漢中、安康等地的發展。
延榆、西康兩段高鐵的建設,為關中平原城市群南北向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據了解,西康、延榆兩段高鐵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已于2017年8月、9月集中通過審查。目前,土地、選址、環評等手續正在抓緊辦理。按照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延榆、西康兩段高鐵要爭取在2018年年內開工。
補齊南北向交通短板
撐起關中平原城市群
自去年寶蘭、西成高鐵相繼開通後,陜西“米”字形高鐵網加快成型。目前,陜西東西向的高鐵大動脈已完全打通。在東北、西南方向,西安到太原、西安到成都的高鐵也已暢通;西北方向,西安到銀川的高鐵正加快建設;東南方向,西安通過商洛連接十堰的高鐵計劃今年年內開工。在此情形下,陜西南北向的高鐵建設就成為亟待補齊的短板。
作為國家“八縱八橫”高鐵佈局中包海通道(高鐵)的一部分,陜西南北向高鐵包括延榆、西延、西康三段。其中,西安到延安段由中國鐵路總公司下屬的西成鐵路客運專線陜西有限責任公司建設。該公司工程部主任龐曉林表示,西安至延安的高鐵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已通過中國鐵路總公司和陜西省政府審查,目前正報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批,預計今年上半年開工。
按照國家高鐵建設規劃,延安到榆林、西安到安康兩段高鐵的建設時段相對靠後。為將建設時序提前,陜西開始探索以自身為主推進高鐵建設。早在2016年10月,陜西在整合原有鐵路投融資主體基礎上,成立了陜西省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負責推進省內高鐵、城際鐵路和普速鐵路建設,從而補齊陜西南北向交通和關中城際交通的短板。
不過,對於陜西省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來説,要完成延安到榆林、西安到安康兩段高鐵的建設,資金來源是首要問題。為此,該公司積極探索高鐵投融資體制改革,與光大證券共同發起設立陜西省鐵路建設基金,第一期基金總規模達300億元。2017年11月,首批42億元鐵路建設基金成功發行,並將用於支持西安到韓城等4條城際鐵路建設。“後期我們將根據延安到榆林、西安到安康兩段高鐵項目的實施進度,通過發行相應基金、申請政府專項債、加大沿線土地資源開發等措施,解決資金難題,從而有力保障陜西高鐵網絡建設。”陜西省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未來,隨著延榆、西康與西延三段高鐵的建成,它們將共同構築起陜西南北向高鐵主骨架,推動關中平原城市群向北與呼包鄂榆城市群、向南與成渝城市群加快對接,進而推動陜西三大區域協調發展。
激活大西安創新基因
帶動城市群發展
高鐵和城際鐵路網建設,不僅加快了城市間的互聯互通,也在加速區域創新鏈條和産業協同網絡的形成。
二十多年前,當陳高志從四川德陽來西安上大學時,他眼中的西安還是一座地處西北內陸的“古都”。如今,隨著“一帶一路”和“米”字形高鐵網加快建設,西安正成為向西開放的前沿。作為陜西億傑控股集團董事長,陳高志見證了這座城市創業和投資環境的持續改善。“時代、政策、科技創新是決定企業成敗的重要因素,在當前陜西多重政策利好下,我們利用西安的科技和産業優勢,在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大健康等領域積極發力,努力實現企業成長和區域發展的雙贏。”陳高志説。
去年,陜西億傑控股集團與陜煤集團共同成立了一家混合所有制企業——陜西煤業化工新型能源有限公司,旨在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我們可以將西安的科技、産業、區位等優勢綜合利用,打通創新鏈條,進而輻射整個關中平原城市群。”陳高志説。據介紹,陜西煤業化工新型能源有限公司目前已在全國範圍內佈局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項目24個。
除能源化工領域外,在《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中,軍民融合、高端裝備製造、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等領域都是區域內重要的産業增長點。如何依託創新鏈培育産業鏈,是擺在西安乃至整個關中平原城市群面前的一大發展課題。
與陳高志一樣,米磊也在思考西安乃至整個關中地區如何創新發展的問題。作為中科創星創始合夥人和“硬科技”理念的提出者,米磊一直在關注科研成果的産業化問題。
“無論企業、産業還是區域,要想實現創新發展,都要掌握科技創新的規律。科研成果在向産業轉化的過程中,要經歷一個‘死亡谷’,這時就需要政府和天使基金提供相應的支持。”米磊説,而在企業發展壯大和産業培育的過程中,政府服務、投融資環境、上下游産業配套等區域性創新生態體系也要加快建立起來。
“當下,西安正在打造硬科技之都,我們可以在西安建立硬科技産業落地示範區,讓全國的硬科技企業都參與到硬科技之都建設中,進而讓相關産業鏈向周邊擴散。”米磊説。
《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中提出,要完善區域性創新網絡,優化創新生態環境,發揮西安高新區創新引領作用,帶動西鹹新區及寶雞、咸陽、渭南、楊淩、天水等地開發區創新發展。
“西三角”城市群協同發展
助推“一帶一路”建設
未來,隨著西康高鐵的開通,陜西南北向高鐵大通道將向南延伸至重慶,西安、成都、重慶三地將形成更加緊密的聯繫。三大城市將會構成“3小時經濟圈”,人才、技術、信息、物流等交流將會更加便捷順暢。
“在‘西三角’背後,還有已被納入西南、西北高鐵網絡的昆明、貴陽、蘭州等城市,以及散落在‘西三角’之間的眾多中小城市。這些城市將因高鐵而彼此攜手,實現優勢互補、合力發展,最終形成成渝西昆貴大城市群,構建西部最有活力的産業發展生態圈。”西南交通大學中國高鐵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程中興説。
“要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需要加快培育具有增長潛力和帶動能力的城市群,增強西部發展的內生動力,形成以城市群為支撐的西部大開發新格局。”西南交通大學區域經濟與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賓表示,成渝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是西部發展條件較好、極具增長潛力的城市群。兩者的聯動發展,將成為帶動和引領西部發展的增長極。
《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指出,要加強與周邊城市群合作,探索建立與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合作機制,推進與中原城市群、山西中部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聯動發展,實現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省(區)在戰略規劃、文化旅遊、基礎設施、産業發展方面的互惠協作。( 記者 高振博 見習記者 孫超 實習生 曹亦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