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陜西省地質調查院組織的漢中天坑群野外科考已經結束,今天(3月13日)來自國內外的地質專家們在西安一同研究討論,為漢中天坑群未來的科研發展支招。
漢中天坑群主要分佈在漢中市鎮巴、寧強以及南鄭三個縣區,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確認的最大天坑群。專家們一致認為,漢中天坑群是我國首次在北緯32到33度氣候帶最北端發現的天坑群,填補了世界岩溶地質研究的空白。岩溶系統完整、生態系統良好、景觀價值獨特已經具備了世界地質公園和世界自然遺産地資源稟賦。後續的開發保護將是未來科研的重點。對此,中科院院士袁道先首先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中國地質調查局岩溶地質研究所中科院院士袁道先:“進行規劃,提出哪些地方是最珍貴的,要重點加以保護,下一步就是科普,讓群眾知道它的價值,參與到保護當中,政府的法規執法部門的監控,還有群眾自覺的保護相結合。保護的前提下進行利用。”
記者了解到,目前漢中天坑群省級地質公園的資質已經通過審批,正在建設當中。可以期待不久的將來,普通遊客也能身臨其境,感受這一壯觀獨特的地質遺跡。
陜西省地質調查院地調中心教授級高工羅乾周:“繼續深入開展漢中天坑群的調查與研究,主要從它的生成機理環境生態與保護方面進行研究,助推漢中天坑群世界地質公園的申報。”(陜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李歡 陳大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