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深處的陜西省西安市藍田縣藍橋鎮野竹坪村,是一個四週被群山環繞的村莊,屬於省定貧困村。
“組織派我到這裡來是對我的信任,我一定儘自己最大努力,為全村早日脫貧貢獻自己的力量。”2017年6月份,張棟被陜西省西安市藍田縣委組織部選派到藍橋鎮野竹坪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到村第一天,在與全村幹部及黨員的見面會上,張棟就在野竹坪做出這樣的承諾。
帶領群眾脫貧,發展産業是抓手。野竹坪村自然條件較差,村集體經濟薄弱,沒有主導産業,群眾基本靠天吃飯。駐村後,張棟和鎮村幹部積極探討如何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帶領群眾增收。在確定“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發展中蜂養殖,帶動貧困戶增收的思路後,他積極向所在單位陜西省西安市藍田縣人社局領導彙報幫扶工作情況,為野竹坪村爭取幫扶資金10萬元,在建強村集體經濟的基礎上帶動貧困戶增收。
針對野竹坪核桃、板栗等林産豐富,但産量相對較低的情況,張棟積極聯繫藥材種植、核桃栽培方面的專家,利用兩天時間以貧困勞動力為重點,對在村群眾進行農林實用技術培訓,幫助群眾提高生産技能。
扶貧扶志,激發內生動力是關鍵。張棟通過集中宣講、入戶走訪等形式宣傳精準扶貧政策和脫貧勵志典型,幫助貧困戶改變貧窮懶惰不主動、不思進取等靠要的保守落後思想,培養和樹立良好的精神狀態,將“要我脫貧”的被動督促轉變為“我要脫貧”的迫切願望。
群眾利益無小事,張棟把改善廣大群眾的生産生活條件作為自己的重要職責。他先後多次到縣級相關部門協調溝通,爭取村內連組路硬化項目資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共計79萬元,硬化連組路1.7公里,徹底解決了部分群眾的出行問題,新建辦公用房50余平方米。更可喜的是,經過張棟多次和村兩委會班子成員實地考察、邀請相關專家研究論證並形成《野竹坪村關於申請改善飲水設施的報告》已經報送相關部門,待項目立項實施後,將徹底解決全村群眾的季節性飲水困難。(通訊員 肖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