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油菜花開遍地“金” 勉縣“以花為媒”助推縣域經濟發展觀察

陜西日報2018-03-16 15:14:39

  (不簽)【專題 相約三國聖地 最美花海勉縣 勉縣之聲 下圖 顯示圖在稿件最下方】(頁面標題)油菜花開遍地“金” 勉縣(內容頁標題)油菜花開遍地“金” 勉縣“以花為媒”助推縣域經濟發展觀察

  勉縣油菜花海最佳觀賞點之一——龍灣。

  (不簽)【專題 相約三國聖地 最美花海勉縣 勉縣之聲 下圖 顯示圖在稿件最下方】(頁面標題)油菜花開遍地“金” 勉縣(內容頁標題)油菜花開遍地“金” 勉縣“以花為媒”助推縣域經濟發展觀察

  諸葛古鎮的遊客熙熙攘攘。

  (不簽)【專題 相約三國聖地 最美花海勉縣 勉縣之聲 下圖 顯示圖在稿件最下方】(頁面標題)油菜花開遍地“金” 勉縣(內容頁標題)油菜花開遍地“金” 勉縣“以花為媒”助推縣域經濟發展觀察

  漆樹壩鎮萬畝高山茶園。

  (不簽)【專題 相約三國聖地 最美花海勉縣 勉縣之聲 下圖 顯示圖在稿件最下方】(頁面標題)油菜花開遍地“金” 勉縣(內容頁標題)油菜花開遍地“金” 勉縣“以花為媒”助推縣域經濟發展觀察

  遊客沉醉在油菜花海中。

  (不簽)【專題 相約三國聖地 最美花海勉縣 勉縣之聲 下圖 顯示圖在稿件最下方】(頁面標題)油菜花開遍地“金” 勉縣(內容頁標題)油菜花開遍地“金” 勉縣“以花為媒”助推縣域經濟發展觀察

  天蕩山文化旅遊節成為群眾盡享快樂的盛會。

  (不簽)【專題 相約三國聖地 最美花海勉縣 勉縣之聲 下圖 顯示圖在稿件最下方】(頁面標題)油菜花開遍地“金” 勉縣(內容頁標題)油菜花開遍地“金” 勉縣“以花為媒”助推縣域經濟發展觀察

  遊客在養家河上泛舟。

  每年春分前後,漢中大地上鮮花競放、色彩繽紛,金燦燦的油菜花也開始了聲勢浩大的集體“亮相”。從秦嶺南麓到巴山深處,從平川到山間,油菜花溢田漫埂,恣意綻放,毫不掩飾對春天的“熱情”,河流、道路、城市、村莊都淹沒在金色的花海中。

  “漢中油菜花節啥時候舉辦啊?主會場在哪?很期盼,今年一定帶著家人一起去漢中看花海!”春節剛過,網友“秋葉隨風”便迫不及待地在網上發帖諮詢。

  “相約花海漢中,情醉漢人老家。”自2010年起,漢中市已連續舉辦了八屆油菜花海旅遊文化節,這一旅遊文化節被評為中國十大花節花會。油菜花海旅遊文化節已成為推動漢中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成為吸引海內外賓朋的巨大“磁場”,成為漢中最亮麗的城市名片。

  節會搭臺,經濟唱戲。以“金色花海、真美漢中”為主題的2018中國最美油菜花海漢中旅遊文化節落戶勉縣。以承辦此次油菜花海旅遊文化節為契機,勉縣“以花為媒”,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全力提升各旅遊景點的接待能力和服務品質,全域旅遊步伐不斷提速,為縣域經濟發展和群眾增收致富注入了不竭動力。

  清除“攔路虎”破解“中梗阻”

  “如果説雲霧山是位絕世的仙女,那麼新雲路的通車則向世人揭開了這位仙女的神秘面紗。路通了,前來賞花、遊玩的遊客越來越多。”勉縣雲霧山風景區管委會副主任劉洋説。

  勉縣雲霧山因四時雲霧、濛濛不開被譽為“陜南小九寨”,但由於交通條件限制,長期“養在深閨人未識”。2017年,投資5408萬元、全長15公里的新(街子)雲(霧山)路通車後,景區接待的遊客數量迅速增長,以此為契機,景區還啟動了4A級景區申報程式。

  作為2018中國最美油菜花海漢中旅遊文化節的主會場,初步預計,為期一個多月的節會活動,勉縣將迎來上百萬人次的客流量。

  如果把一個個景點比喻成散落的珍珠,那麼要將這些珍珠串起來,離不開道路這根線。2015年諸葛古鎮開園時,單日11萬人次的客流量就讓勉縣交通不堪重負。因此,下大力氣破解交通“中梗阻”,已成為勉縣上下的共識。

  然而,挑戰是巨大的。勉縣縣城漢江以北區域基礎設施嚴重滯後,也是縣城交通東西不暢的“攔路虎”。勉縣先後兩次啟動這一區域的改造工程,都因拆遷難度大、缺乏資金等,一直未能順利實施。

  借油菜花海旅遊文化節,勉縣下定決心實施了規模大、力度強的舊城改造工程,僅2017年就完成徵遷3459戶。騰退出來的土地修建了雙向六車道的江濱北路和今年油菜花海旅遊文化節開幕式舉辦地——沔水灣綜合服務中心,不僅極大地改善了城市交通,而且讓棚戶區的群眾告別了“蝸居”。

  為確保前來賞花的遊客能夠方便快捷地到達景點,勉縣建成了定軍大道、黃龍大道一期及二期、濱江北路、緯五路、新興南路等6條主幹道。投資9.9億元實施108國道改擴建項目,有效分流重型運輸車輛,減輕了城市交通壓力,形成精品景區道路互聯互通。

  隨著交通設施的不斷完善,勉縣構築起了以108國道、十天高速和西漢高速為主導的交通路網體系,使交通不再“堵心”。

  改變的不僅是城市主幹道,許多偏遠鄉村的道路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由於常年有大型貨車通過,穿村而過的勉溫路被壓得坑坑洼洼,走在上面,往往是晴天滿身灰,雨天滿身泥。”勉縣溫泉鎮中壩社區居民謝軍民説,“現在,不僅勉溫路修好了,108國道改線後也經過我們社區。雖然我們這裡不是觀賞油菜花的核心區,但由於交通改善了,每天也有大量遊客來我們這裡。我準備把家裏收拾收拾,開一家農家樂。”

  在籌辦油菜花海旅遊文化節過程中,為切實改善城鄉環境,勉縣出臺了《旅遊景區景點和環境整治推進計劃》,全縣細化分解整治重點任務29項,投資3500萬元對觀花線路開展了基礎設施建設、風貌提升及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使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全域旅遊“領舞”融合發展提速

  “沃田桑景晚,平野菜花春。”作為2018中國最美油菜花海漢中旅遊文化節主會場,勉縣今年油菜種植面積達15萬畝,平川區域油菜種植集中,油菜花田連成一片,景象別致;丘陵、坡地油菜花層次分明,宛如一幅幅精美的油畫。

  “我在網上看到勉縣阜川的油菜花照片,又聽説有茶園,就直接過來了。到了之後發現,這裡的自然風光真不錯,不虛此行。”一名來自西安的遊客感慨地説。依託最美油菜花海、翠綠飄香的萬畝茶園和秀美的養家河風光,勉縣阜川鎮迎來了越來越多的遊客。

  油菜花海旅遊文化節期間,勉縣向廣大遊客推薦了4條觀花線路和15處觀花點,安排了“一家四地”主題社交直播、首都藝術家走進勉縣、攝影航拍大賽、諸葛亮文化旅遊節、汽車場地越野賽、勉商大會等25場活動。

  “油菜花海旅遊文化節為勉縣全域旅遊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以花為媒,我們提出大思路策劃、大手筆建設、大服務配套、大品牌塑造的設想,全地域、全領域、全要素打造‘中國三國文化旅遊休閒目的地’,讓旅遊業真正成為産業轉型升級的突破口。”漢中市政協副主席、勉縣縣委書記馬大勇説。

  大自然的厚愛和歷史文化的眷顧,賦予了勉縣瑰麗多姿的旅遊資源。這裡有歷史文化名山——定軍山、天蕩山,“忠誠智慧聖地”武侯祠、武侯墓,風光旖旎的雲霧山,“陜南第一湯”古溫泉等。圍繞特有的歷史文化和資源稟賦,勉縣確立了“一心(縣城中心)、一圈(三國文化旅遊圈)、一山(雲霧山)、一河(養家河)”全域旅遊發展規劃,大力推進全域旅遊戰略。

  目前,全省十大文化旅遊景區項目之一的諸葛古鎮已經建成,並與《出師表》實景演出一起入選全國優秀旅遊項目;武侯名鎮獲批全國特色小鎮;溫泉康體養生、萬壽塔濱江水街、雲霧山景區開發等重大旅遊項目快速推進;定軍山保護性開發工作正式啟動;以縣城為核心,集歷史文化、休閒度假、康體養生、生態觀光為一體的三國文化旅遊圈初步形成。2017年,勉縣共接待遊客679.4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5.06億元。

  勉縣還讓景區、都市、鄉村互為聯通,交相輝映,旅遊業與文化、農業、體育、養生等産業融合發展,呈現出多業共生、眾業共進的格局。同時,勉縣將鄉村旅遊作為推動全域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立足一村、打造一景、發展一業”的思路,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推進農家假日旅店、民俗體驗、研學感悟、戶外探險、醫療養老等産業發展。

  美了生態富了“口袋”

  如今,旅遊産業已經成為勉縣調結構、興産業、帶致富、助脫貧的“黃金”産業。

  “2017年3個月掙了四五萬元,今年遊客會更多,我估計收入能翻一番。”3月9日,在勉縣龍灣景區,燒烤店店主王玥尹信心滿滿地説。今年30歲的王玥尹之前在一家企業上班,看到龍灣景區的遊客日益增多,他就辭職在景區開了一家燒烤店。旅遊旺季,小店每天接待遊客達200多人次。

  龍灣景區位於勉縣養家河畔,潺潺碧水伴著油菜花海靜靜流淌。前幾年,一些攝影愛好者發現了這處絕美之地,並將她的“美照”發在網上,迅速火爆“朋友圈”,大量遊客慕名而來,只為一睹她的風采。勉縣順勢而為,在龍灣景區規劃了道路、木屋、公廁、停車場等,市場化規範運營,使這裡成為勉縣旅遊的新亮點。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龍灣景區共接待遊客6萬餘人次,旅遊收入達100余萬元。

  與龍灣景區的火爆相媲美的,是天蕩山社區鄉村旅遊産業的興盛。

  “過去這裡是一片荒蕪的窮山溝,現在村民們都過上了好日子,真是沒有想到。”勉縣天蕩山社區黨總支書記王志軍説,“通過改善環境、改造基礎設施,現在天蕩山景區日接待遊客最多達5000人次以上,油菜花海旅遊文化節的舉辦,將為我們帶來大量的客源。”

  天蕩山社區背靠天蕩山,與定軍山、古陽平關成掎角之勢,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然而,在旅遊産業沒有發展起來之前,這裡卻是當地有名的貧困村。近年來,天蕩山社區按照“做大觀光旅遊,做強鄉村旅遊”的發展思路,堅持規劃先行,大力發展現代觀光農業、旅遊三産服務業,使農民走上了增收致富的“快車道”。2017年,社區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18萬元。天蕩山社區先後被評為中國最美休閒鄉村、全國文明村。(本版照片均為資料圖片)(記者 康傳義)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