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崛起的三橋商圈。(西鹹新區管委會供圖)
1月3日,西鹹新區頒出首張“一枚印章管審批”許可批復文件。王鵬攝
加速建設中的西鹹新區能源金融貿易區。(西鹹新區管委會供圖)
空港新城大力發展航空貨運,成為陜西樞紐經濟的重要支撐。劉鵬攝
城市是一個區域的發展中心,城市擴容意味著城市輻射影響力的提升。作為關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構建由西安、咸陽主城區及西鹹新區為主組成的大西安都市圈。這成為強化西安輻射功能、培育新增長極點的重要一步。
關中平原城市群的獲批,將西安從單體城市提升到帶動周邊城市群的“群主”地位。這是我國向西發展、構建全方位開放格局的重要戰略部署,為大西安在新時代規劃出前所未有的發展新格局。目前,西安正在進一步完善《西安市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行動方案》,為發展提供支撐。
“西安要發揮國家中心城市的作用,需要一個更具現代化,更具開放性的區域作為新的增長極點,形成新的發展中心,發揮引領示範帶動作用。”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任保平説。
以推動西鹹一體化為己任,成為推動區域發展的新引擎,這是國家級新區西鹹新區的必選題。
區位升級:建設大西安都市圈
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城市群往往是在區域一體化發展較為成熟,區域經濟較為發達的核心地帶。作為國家級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通過打造一個高度同城化、高度一體化的城市群體,促進西北地區的城市化進程,推動全國經濟增長和市場空間由東向西、由南向北拓展。
而對於關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來説,西安作為西北地區的對外交往門戶功能被進一步放大,要打造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對外交往中心、絲路科創中心、絲路文化高地、內陸開放高地、國家綜合交通樞紐。這是從國家層面,對關中平原城市群“支點”城市大西安制定的明確發展目標。
為了推動大西安的發展,早在2014年,國家就把西安、咸陽兩市之間882平方公里的西鹹新區列為國家級新區,要求把西鹹新區建設成為我國向西開放的重要樞紐、西部大開發的新引擎和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的範例,建設成為絲路經濟帶的重要支點,通過推進西安、咸陽一體化進程,把西安建設成為富有歷史文化特色的現代化城市、拓展我國向西開放的深度和廣度。
為加速兩市融合發展,2017年陜西省委、省政府突破體制機制障礙,作出西安市代管西鹹新區的重大決定,並出臺《關於深入推進西鹹一體化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城鄉規劃一體、産業佈局一體、基礎設施一體、社會管理一體、公共服務一體、創業就業一體、環境治理一體、政策保障一體”。
一年來,西鹹新區全面承接轄區行政和社會事務職能,全力構建現代産業體系,引進百億元以上項目9個、十億元以上項目47個,招商引資同比增長70%以上,各類市場主體增長75%以上,成為大西安發展的一個亮點。
為更好發揮西鹹新區作為國家創新城市發展方式試驗區的綜合功能,2017年12月,西安市委、市政府出臺《關於進一步支持西鹹新區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進一步創新西鹹新區體制機制,實現資源整合共享,構建大西安的“大特區”,建設新中心,主動服務關中城市群。
從國家級新區,到大西安的“大特區”、新中心,再到大西安都市圈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以國家戰略任務為導向,在陜西省、西安市相關政策的支撐下,西鹹新區的發展目標進一步細化,發展路徑更加明晰,所能獲取的發展資源不斷擴大,為做強國家級新區提供了有力支撐。
發展升級:助推“三個經濟”新高地
要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沒有一個更具輻射性和聚集能力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就無法在“一帶一路”上高效、便捷地互聯互通。《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依託重要平臺推進産業升級。其中,推動西安陸港、空港聯動發展,構建開放型現代物流服務網絡體系,建設臨空經濟示範區,就是重要一環。
這是陜西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加快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構建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在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
西鹹新區坐擁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擁有包括自貿試驗區、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等疊加優勢,已成為陜西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的新高地,臨空經濟聚集之勢已顯。
在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西安市政協主席岳華峰提交了關於促進西安發展臨空經濟的提案。他表示,西安在構建連接亞太經濟圈、歐洲經濟區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交流合作的門戶樞紐,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臨空經濟為引領,西鹹新區緊緊圍繞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三個經濟”構建現代産業體系。隨著物流樞紐日漸完善,東航-賽峰飛機起落架深度維修項目、法國賽諾菲梅裏亞集團醫藥研發生産基地項目等一批國際産能合作項目落地,推動西鹹新區融入“一帶一路”産業鏈條。
僅2017年,陜西先後開通西安至荷蘭阿姆斯特丹、德國哈恩、美國芝加哥等3條洲際全貨運航線。全貨運航線總數達到13條,航空貨郵吞吐量26萬噸,增速達11.2%,在全國十大機場中增速排名第一。
構建富有競爭力的現代産業體系,是西安引領關中城市群實現追趕超越的動力之源。《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中提出,要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推動傳統優勢産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和現代服務業。
以科技統籌為引領,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西工大翱翔小鎮、灃東新城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範基地等一批著眼科技創新的重大項目穩步推進,成為推動西安重大産業創新的源頭所在,為西安佔領産業價值鏈的高端提供智力支撐。
以全域旅遊為引領,西鹹新區依託五陵原西漢帝陵群、秦咸陽宮、昆明池、阿房宮等區域內豐富的周秦漢唐歷史文化資源,融匯現代服務業新業態,借助灃東華僑城大型文化旅遊綜合項目、恒大童世界、樂華歡樂世界等文化旅遊項目,打造世界一流旅遊目的地。
事實上,大西安在科技研發、金融服務、文化旅遊、國際交往等核心功能上的優勢資源不斷向西鹹新區延伸。在《關於進一步支持西鹹新區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中,西安市明確表示,支持西鹹新區融入大西安産業發展體系,推動符合西鹹新區定位的高水準項目向西鹹新區佈局。
目前,西安正探索將西安市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和西安高新區自主創新示範區創新政策擴大到西鹹新區。大西安“陸鐵空”多式聯運物流體系正在迅速推進,將成為西部對外開放大通道;高新區+航天基地+灃東新城+灃西新城+大學城+科研院所的科創大走廊正在形成;依託秦漢新城+涇河新城+經開區+國際港務區+高陵區+臨潼區,一個涇渭休閒旅遊帶躍然眼前。
開放升級:探索創新開放大格局
3月,莫斯科格林伍德國際貿易中心。俄中絲路創新園的牌子豎立在園區一幢大樓樓頂。大樓的一層展廳正在進行裝修,其他樓層將成為俄中絲路創新園入駐企業的辦公區。這裡是俄中絲路創新園俄方園區起步區,今年上半年就能掛牌運營,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已有來自浙江、深圳等地的多家科技類企業表示願意入駐俄方園區,開拓俄羅斯市場。
而在灃東新城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範基地內,中俄絲路創新園的中方園區已經聚集20多家中國企業、7家來自俄羅斯等國的企業,成為中俄雙方企業互到對方國家投資發展的承接地。
《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提出,要找準開放合作定位,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大格局,構建國際合作新平臺,廣泛開展多領域交流合作,走出一條內陸地區改革開放新路子。
中俄絲路創新園作為國際産能重點工程之一,被列入《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要求探索“一園兩地”的國際合作産業園區新模式。
參與這項工作的西安灃東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企業發展部部長助理張陽説:“在俄方園區,我們不僅能夠為想要‘走出去’的企業提供辦公場所,還能進行倉儲、會計、政策諮詢等綜合類服務,為企業節省前期調研花費的大量時間成本。我們正積極聯繫中國駐俄大使館、赴俄中企、機構協會等,使這裡成為陜西省在俄羅斯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交流的重要平臺。”
無論是“走出去”,還是“引進來”,都是為了促進資本、信息、人才、技術等要素加快流動。陜西正在以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為突破口,著力打造新高地、拓展新空間,努力使對外開放成為新時代追趕超越的新優勢。
要構建起對外開放新格局,就必須建立起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制度環境和開放合作新機制。“要實現這一點,按照《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的要求,必須打破阻礙各種資源自由流動的行政壁壘和體制機制障礙,建立起市場一體化、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生態共建環境共保、成本共擔利益共享機制。”西鹹新區相關人員説。
“我們承接建設陜西‘走出去’一站式服務平臺的任務。目前,這個平臺可以為企業提供法律、政策、投融資、翻譯、人力資源、人民幣跨境結算等企業‘走出去’所需要的各類服務。下一步,我們將與政府相關部門對接,實現數據共享,進一步打通政務審批的各個環節,為企業提供更快捷高效的服務。”灃東新城經濟發展局副局長朱麗霞説。目前,400家企業在這個平臺註冊,享受平臺提供的各項服務。(記者 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