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商洛市柞水縣立足於為貧困戶建立持續穩定增收來源,大力推進“一主兩優”脫貧主導産業,全面深化“三帶一創”産業精準脫貧模式,認真總結“三變”改革試點經驗,舉全縣之力打好春季脫貧攻堅戰,帶動23個貧困村全部摘帽,1.01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
大力實施木耳産業“1153”工程,以下樑鎮西川木耳小鎮為核心,加快曹坪鎮窯鎮社區、小嶺鎮金米村、鳳凰鎮金鳳村、杏坪鎮杏坪社區、下樑鎮金盆村5個年産2000萬袋木耳菌包生産線建設。重點組織實施車家河村、金盆村、金米村、肖臺村4個縣級500畝木耳基地的建設工作,把木耳産業作為全縣脫貧攻堅的主導産業。
積極探索林菌、林藥、林養等立體高效“林下經濟”發展模式,重點發展鳳凰鎮皂河村林下養殖基地、曹坪鎮銀碗村林藥基地、乾佑街辦梨園村林下紅豆杉種植基地、下樑鎮老庵寺村林菌基地建設,要打造出特色亮點,為該縣的産業扶貧再添新名片。
打造國家級西川現代休閒農業示範園,鞏固提升省級卉豐、天書山和市級正森三大農業園區,啟動認定杏坪、中坪、九天山、紅火等六大縣級精品園,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堅持“三産”融合發展,引進西川國際慢城休閒中心、高陶體驗中心等生態農業重大項目,加快野森林綠色農産品深加工等項目建設進度;發揮鮮切花卉、生態土雞、綠色果蔬的産業優勢,放大柞水漁鼓、陜南農耕、“十三花”飲食的文化優勢,實現長中短增收項目對有勞動能力貧困戶的全覆蓋。
重點推進老庵寺、西川、肖臺3個省級示範村,朱家灣、車家河、梨園、杏坪、本地灣、西川6個市級示範村,沙嶺村1個縣級示範村改革工作,加快縣級農村産權交易中心的建設步伐,努力實現貧困村“三變”改革全覆蓋,力爭年村集體經濟累積增收5萬元以上。
脫貧攻堅奮力爭先(記者 閆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