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是一個有魅力的地方,炎帝故里、周秦文化之鄉、獨特的地域文化是這座城市發展的強大內核。”日前,中國作協黨組原副書記、中國散文學會會長王巨才在寶雞發展大會即將召開之際,在京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説道,寶雞發展要在主打文化品牌的同時,也要出臺利好政策,吸引多方人才來寶築巢,為城市發展增添新活力。
王巨才曾在陜工作多年,在他的印象中,寶雞是西部重鎮、戰略要衝,寶雞人淳樸善良。抗戰時期,不少知名學校、工廠從外地遷入寶雞,在寶雞建立了機械廠、造紙廠和麵粉廠,奠定了寶雞的早期工業基礎。近年來,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絲路高鐵”寶蘭線的貫通,寶雞人的出行更加快捷,也為更多外地人來寶經商、旅遊、交流提供了便捷,不同地區的文化在這裡交融碰撞。
客觀地講,因為工業城市的烙印很深,寶雞在經濟發展中的環境壓力一直很大,但寶雞人一直重視環保工作,在生態環境治理上取得了很大成效。良好的生態環境,不僅是寶雞的“燙金”名片,也是突出優勢和發展保障。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王巨才認為,作為一個內陸城市,寶雞要想長期發展,一定要重視人才隊伍的建設,特別是“雙高”人才的引進。只有實實在在的政策與支持,才能讓心懷理想與抱負的創業者們感受到寶雞的良好氛圍,才能吸引越來越多的青年才俊來寶創業興業。
對於即將召開的寶雞發展大會,王巨才表示很期待。他説,一座城市的發展,除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優美的自然風光之外,還需要擁有一顆包容的心,接納四面八方的來賓、容納不同的地域文化。王巨才表示,寶雞之城的魅力,不僅是歷史文化、自然風光,還有它的“包容”。在國家“一五”和“三線”建設時期,天南海北的人會聚寶雞,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口音,為了國家建設來到這裡,後來在此生活定居。現如今,寶雞要發展,一定要整合資源優勢,加大經濟、科技、文化人才扶持,把更多的人留住、把更多人的心留下,為這座城市出謀劃策、貢獻力量。
採訪結束時,王巨才通過本報祝福寶雞的明天越來越好、寶雞人的生活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