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我們有優勢的文化,有優秀的作家”——訪著名作家、魯迅文學獎獲得者溫亞軍

寶雞日報2018-03-21 11:20:23

  每次見到岐山籍的大作家,總會想起一個有趣的傳説:三千年前,周文王在周原沃土上撒了一把菜籽,從此,文脈播撒在這片豐美的故土上,就盛産“才子”,“菜籽”與“才子”有著諧音之妙。日前,在北京採訪陜西籍文化名流時,我們見到了著名軍旅作家、第三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溫亞軍,他就是從岐山走出來的一位大“才子”。

  溫亞軍已經離開家鄉30多年了,這幾年幾乎每年春節都回家,他感到家鄉的變化很大。“就説一點吧,我的故鄉在曹家鎮四原村,如今過年回家,看到村裏人的小汽車已經挨挨擠擠排滿了街道,可見,家鄉人已經富裕起來了。”他笑著説,“去年,還去了一次寶雞高新區,感覺寶雞發展速度如此驚人,已經很有現代化大城市的感覺了。”

  溫亞軍隨即又説道:“最近,知道寶雞要召開發展大會,作為寶雞人,我非常高興。首先我們的家鄉文化內涵深厚,有周秦文化,還有我們岐山近年來打出的三國文化名片,希望能以此著力發展文化旅遊,因為文化與旅遊的結合,非常適應寶雞的發展。希望寶雞在大發展中,繼續打響文化旅遊的名片。”

  溫亞軍是作家,在與他的對話中,自然少不了説家鄉的文學。“寶雞這幾年在文學創作方面,出了幾個影響較大的人物,我是非常關注的。比如,小説家馮積岐,他的作品立足於關中,用虛構的手法描繪鄉村的日常生活,在小説界可以説是獨具特色的;還有寧可的工業題材小説、李喜林的小説,我也很關注。同時,我雖然是寫小説的,但我知道寶雞在詩歌創作方面,白麟、牟小兵的成就很突出。”

  溫亞軍也提出,雖然寶雞文學創作目前有馮積岐等人的作品,可是缺少如同陳忠實的《白鹿原》那樣的史詩大作品。但他相信,寶雞是有希望出現這樣的大作的,因為畢竟“我們有優勢的文化,有優秀的作家”!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