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改革開放再出發】 延安用智慧城市獻禮改革開放40週年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2018-04-16 18:02:18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劉君慧): 從“對外一號受理、對內按職轉辦”12345智慧政務平臺到“@政府‘隨手拍’”的創新功能,從“無線陜西”延安試點建設到入選全國熱線城市“最佳進步榜”……充分運用“互聯網+”的陜西延安,在改革開放迎來40週年之際,以創新發展為核心書寫著身邊的改革故事。

  隨著陜西追趕超越的大步伐,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作為全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重要精神支柱的延安市煥發出全新光彩,緊緊抓住網絡時代,以“網絡強市、國家數谷”為目標打造出智慧延安·城市大腦的“陜西樣本”。

  深感知·精治理

  大數據協同服務

  隨著“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的不斷深入,在網絡強國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的實施和“數字中國”建設的不斷發展下,延安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延安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延安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延安市信用管理辦公室深入研究城市建設需求,圍繞“網絡延安正能量,雲上延安強平臺,數據延安抓共享,智慧延安重應用,信用延安建體系,黨管網信鑄鐵軍”六項重點任務,打造延安市黨政雲數據中心、12345智慧政務平臺、大數據協同服務調度平臺、智慧家居體驗中心、智慧城市物聯網沙盤演示中心、智慧城市體驗中心1多個平臺,構建新型智慧城市。

  大數據協同服務調度平臺可以一目了然看到140個業務系統和73個部門網站。空間地理信息平臺打造城市管理“一張圖”,用單元網格將全市整齊劃分。每個網格裏大到公共設施損壞,小到隨意亂丟的一個飲料瓶都有專人負責,通過上傳數據平臺便可以限時解決。“第五空間”網絡安全實時監測與防禦平臺、“信用延安”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打造“防護盾”和“紅黑榜”,實施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

  從“獨立建設”到“集約共享”、從“條塊分割”到“互聯互通”、從“按需而建”到“按需而用”的雲數據處理中心,依託虛擬化資源池提供動態、彈性的雲計算資源服務,為智慧城市的建設提供堅實平臺。

 聽民聲·解民憂

  百姓辦事最多跑一次

  “您好,這裡是12345熱線,請問有什麼可以幫您?”“請稍等,我查詢一下相關信息……”延安12345智慧政務服務平臺受理中心,工作人員在接聽市民來電後,正在依據知識庫內容給出答覆。

  自2017年7月28日起,延安市民只要拿起手機撥通12345,就可以隨時隨地諮詢政務信息、尋求政府幫助、監督行風政風和發表意見建議。上線至今不到8個月,接到市民來電和信息7.5萬餘條;受理有效訴求2萬餘件;辦結率和群眾滿意率分別提升至96.9%和86.92%。

  亮眼“成績單”讓智慧延安·城市大腦的中樞平臺——12345平臺有效改觀了以往熱線種類多、號難記和多頭建設造成的資源浪費,成為新的“民意直通車,政風監測儀”。12345平臺通過“一線受理、一號民調、一網協同”三融合的非緊急類綜合政務服務新模式。利用熱線、微博、微信等6種受理渠道,建立月分析通報、聯合督辦、問題回音壁和首接負責制,升級推出了“時代出卷我來答,我來答卷人民閱”有獎徵集系列主題活動,創新融合“@政府隨手拍、@政府要求助、@政府來投訴”三大功能模組,探索構建“@政府1+3”多方位服務模式,有效發揮社情民意調查職能,擔負著全市公共安全感、縣區評價和營商環境評價等多項民調任務。對城市全程全時全領域運行態勢進行分析研判、綜合調度、輔助決策,實現讓老百姓辦事“最多跑一次”,訴求“最多打一次”。

  聚民生·享成果

  智慧城市提升生活幸福感

  走在延安市鳳凰廣場、機場車站等延安市20多處重點公共區域, “i-Shaanxi智慧延安”統一標識隨處可見,目前開通無線AP點位327個,累積上網人數達94000多人次,正在從重點公共區域向公共區域、從城區向各縣區延伸覆蓋。

  公交車門上的二維碼、投幣箱旁的掃碼攝像頭,只要拿起手機,在0.3秒內就能完成掃碼支付。通過“微信醫保支付”可以享受智慧導診、網上掛號、電子報告等服務,一次就診平均節約42分鐘。

  借助”互聯網+文化“的思路,打造全國首例全互聯網科技産品“梁家河數字博物館”和“百度百科·延安革命紀念館”、成為延安在互聯網上的新“名片”和新的數字資産,打造聖地延安數字博物館群。只要用手機,就可以通過互聯網身臨其境,從俯瞰梁家河全貌,到走近知青舊居、磨坊、淤地壩,再到村史館、蘋果示範園……把15個參觀景點走上一遍,親臨知青插隊故地,感受村貌巨變。

  3704.5平方公里城市規劃範圍內,延安市正在從政務、教育、農業、醫療、企業、社區、生活七個板塊全方位運用智慧城市建設體會給市民生活帶來的深遠影響和重要改變。延安市的智慧城市建設在國家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只是一個小小的縮影,但是卻反映了改革動力來源於每一個細微之處。

  每一個“我”的命運都與所在的國家命運息息相關;每一個“我”都在時代大潮中逐浪前行;有難以割捨,有生機勃勃,有期待滿滿…… 作為革命老區,延安市用信息化手段,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通過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借助互聯網手段,讓老百姓有獲得感。紅色的延安正在煥發全新生機,智慧的延安正在成為世界的新焦點。

—  相關新聞  —